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兩岸小組/監督一直在 何須疊床架屋?

陸委會至立法院報告ECFA協商事項,民進黨拒絕出席,並主張國會應成立「兩岸事務因應對策小組」,才能落實監督。然而,有趣的是,二○○五年民進黨執政時,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卻批評該兩岸小組有侵犯總統職權疑慮,堅決反對。tvb now,tvbnow,bttvb1 a/ A/ q9 t$ Z8 t1 W, X$ P
而馬總統昨天在「總統報告:兩岸經濟協議」記者會中,則針對立法院是否成立兩岸小組表示,政府不會規避監督,但希望循憲政體制確立的立法院職權來做,要有正當性、合法性。
7 X  p7 b4 b2 y. Q" m就制度面思考,兩岸小組有無成立之需要,應視現行立法院之架構是否有不足之處。
9 q1 @( c% a9 {" u* Y% d! \+ B! `- \; H

( \4 _, N, D* w首先,有論者謂,陸委會應有專責的委員會或立院組織作為對應,然而目前行政院之組織有八部、十七會、三署、二局、四獨立機關,而立法院只有八個委員會,事實上不可能也沒有必要針對每一個部會都設立對應、專責的委員會。目前的陸委會是向內政委員會報告,憲政上已有規範。若說內政委員會沒有包含所有的委員,未來的「兩岸小組」又怎麼可能容納所有的立委?「兩岸小組」與目前的內政委員會差別何在,民進黨實需說明。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z  ^) V" m. D$ j
5.39.217.766 U  m0 S5 t4 g$ O1 U5 c2 b1 o, w

) `* v% T0 d1 b公仔箱論壇其次,若在各委員會之上再獨立設立一個「兩岸小組」,未來大陸學歷的採認,是「兩岸小組」還是教育委員會決定?若說「兩岸小組」與教育委員會都有權審議大陸學歷的法案,則不但疊床架屋,若兩委員會的決議不一致又該如何,這豈不是在一個國會裡創設兩院制嗎?若說所有的法案只要跟兩岸有關都歸「兩岸小組」管,這無異於侵犯了現行委員會的權限。未來大陸籍配偶不歸內政委員會;大陸食物的衛生問題不歸衛生環境委員會,全都歸「兩岸小組」管轄,其需要性又何在?
9 f$ v1 \& \+ i/ j6 b4 q' w" `5 |% o+ Q  L0 u  U$ R

. G: d: _0 e3 m1 I: V* S不論有無「兩岸小組」,目前陸委會仍採非正式的方式,向立法院長與各黨團負責人說明兩岸政策,參與者皆可以表示意見。雖然這屬於了解性質,決定權仍在委員會,但一般來說議案不到大會,立法院長難以真正參與,現行的方式反而更便於國會龍頭的參與。
+ W4 R, f  q) p, W# _公仔箱論壇
" B& R( X9 m2 R5 `) m9 K5 ]1 x2 n; t4 @" b7 Z
最後,回到所謂國會監督問題,實際上類似ECFA的重大政策,由於會牽涉到法律(如關稅)層面的問題,必然要經由立法院審議,經過內政委員會、大會的同意,行政院不可能獨斷,而行政院也決定於二至六月向立法院作十次報告,由此可見,監督機制一直存在,何必疊床架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