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從ECFA談到蘇格蘭的「達倫計劃」

研究大英帝國史的,都知道1707年蘇格蘭與英格蘭的「合一」(Union)乃是個關鍵年。因為在「合一」之後,人口僅百萬的蘇格蘭遂得以進入英格蘭開創的殖民市場而快速發展,當兩者合一,緊張解除,經濟成長,蘇格蘭遂得以發揮潛力,替大英帝國及全世界的現代文明做出貢獻。今天許多現代文化的里程碑人物與制度,皆蘇格蘭人所首創。
! q9 j5 ?. K" k- \9 |3 G2 Z. T  y5.39.217.76

$ t" f) i( H+ B# F0 e$ H& J2 i( b' }( E& w! x1 u5 G$ I
蘇格蘭與英格蘭「合一」 tvb now,tvbnow,bttvb. s0 r. L9 t6 w2 A( J( i
5.39.217.76, b, S, n0 A) z/ w5 c' J  l. ^
失去許多「主權」但贏得更多「機會權」: \1 n% f* [) f9 Y
8 T% x) y5 r' ?/ W% W! V
其中包括了18世紀的「蘇格蘭啟蒙運動」,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發明蒸汽機的瓦特,大哲學家休姆,以及移民美國的蘇格蘭人卡內基——他後來成了鋼鐵大王,以及蘇格蘭人貝爾——他是電報電話之父;甚至美國的長春藤盟校體系也是蘇格蘭人所創,蘇格蘭在1707年的「合一」裏失去了許多「主權」,但卻贏得了更多「機會權」,使得蘇格蘭人在保有「認同」的基礎上,為自己,為英國,為全人類做出巨大的貢獻,大哲學家休姆就說過﹕「我是蘇格蘭人,我是英國人,我也是世界人。」
( n9 s7 e( [+ m/ o5 X; P公仔箱論壇
$ n; L8 I9 b& E/ v2 b而1707年蘇格蘭與英格蘭的「合一」,乃是個痛苦的過程。因為蘇格蘭與英格蘭乃是兩國,而且敵對甚強,17世紀英格蘭海外擴張快速,而這些新興市場與蘇格蘭無關。於是蘇格蘭遂想自己開創殖民市場,並於1698年經議會同意,推出所謂的「達倫計劃」(Darien Scheme),要在巴拿馬開闢自己的「新愛丁堡堡壘」;它於1698年派出5艘大船前往美洲新世界,但卻失敗而歸。「達倫計劃」死了大約2000人,賠掉20萬英鎊,相當於蘇格蘭三分一到二分一的年生產毛額。「達倫計劃」於1700年喊停,「合一」問題開始進入歷史的日程表,這也是後來學術界在談影響現代文明至巨的「蘇格蘭啟蒙運動」時,都把1698年的「達倫計劃」和1707年的「合一」視為先決條件的原因。
# Y, `' S& u1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O( m7 N& |+ V8 f, k公仔箱論壇5.39.217.76- Y+ Q& u# _! r# Z) E2 `
而我則長期以來,都認為300年前發生在英國的這些大事,目前正在台海兩岸間以另一種方式在重現。中國的政變與和平崛起,乃是台灣最大的希望。兩岸如果以某種「合一」的方式解除爭端,則台灣由於統獨內耗而失去的就會減少,如果台灣自己有志氣,即可因此而像蘇格蘭人一樣,透過改變自己而替所有的人做出貢獻,而並不影響自己的認同。或者就是台灣像冷戰時代一樣,繼續以前那種遊戲規則!" e! g4 |+ b" K8 J! V; p
* b' h4 V9 h. j) I2 {, P. p
而目前正在上演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就和當年的蘇格蘭「達倫計劃」有相當的酷似性。
  v; t$ ?+ A: W. [0 o" g% ^tvb now,tvbnow,bttvb& y: d6 K3 B! z' K2 e, O; m6 I, ?
因為,有關ECFA的問題,乃是台灣於去年初所提。其目的乃是企圖藉此而能更大的佔有大陸市場,而且希望藉此而做為進入「東協加一」這個更大市場的敲門磚,而使得「主權」得以從經濟事務上開始,對於台灣的做法,北京方面當然並非毫無所覺。只是在目前的氣氛下,任何一方都不適宜講難聽的真話,於是漂亮但各有盤算的動作遂陸續展開。
) u; G3 ?' Q$ w1 h5.39.217.76公仔箱論壇. R' Z' S" o9 D5 b6 q
在台灣方面,竭力在鼓吹ECFA,而且以台灣市場很小為理由,為「只得不給」合理化,而且宣稱大陸方面必須配合,才足以證明「有善意」。
" p% c/ A& V/ [, z, o4 Y2 y
$ D3 f! L4 |- B8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但在大陸方面卻警覺到﹕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 D3 y- D4 W" L8 Z; l. i# a6 n* @

7 j/ `* @" D; s& R  {(一)台灣在兩岸更基本的政治共識,甚至向美軍事採購問題上毫無放鬆的念頭,於是助台灣經濟壯大有何意義這個課題遂逐漸浮出面。
% |8 Z0 ^$ Z1 ]0 J# L
9 Q* p$ C- S. e: U# _8 C5.39.217.76(二)正因早已警覺到ECFA有疑問,北京遂提出「海西經濟區」的概念與作法。「海西經濟區」乃是攻守兩面的部署,它可以一方面互補雙贏,但另方面也具有磁吸代替台灣的作用。
( s% q* @) O' k. M: T% j. C( x5.39.217.765.39.217.76; Y6 L5 V8 B- E* a* `8 _
有關ECFA的問題,過去將近半年多來,都是台灣在造勢施壓,北京在配合的局面,而從今年開始,由於無法再拖,繼名稱商討之後,過完舊曆春節,比較具體的商談即將開始,由最近台灣這邊的透露,人們已發現過去一直想掩蓋的問題,已逐步表面化﹕5.39.217.76% p5 l; ]: v2 u: f! w8 Z
; ~  {7 k& _/ m8 s5 T
●日前,台灣的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高孔廉已承認雙方在所謂「早期收穫項目」上有極大的差異。台灣由於「只得不給」,因此以進口項目來設限,多達將近500種,這等於開放項目極少且所佔金額也極低,但大陸顯然不願「只賠不賺」,因而主張以貿易額來計算,互不吃虧,這也就是說「只得不給」和「只賠不賺」這種算盤已開始在撥,北京已無意繼續無意義的示好。tvb now,tvbnow,bttvb' y* B4 ]0 R* `% Y" I; j
) f' }5 K9 b2 n  l0 s  L+ t$ R- E
●台灣方面已開始正式面對「海西經濟區」的問題。因為大陸早已明確表示,有關ECFA的問題將首先在海西經濟區「試行」,既然是「試行」,它就不能算是全面生效,台灣企圖藉此敲開「東協加一」的大門就多了一道柵檻!
; t) q8 Q  f. `: R& |/ p6 ^& C8 q5.39.217.76
$ a: s3 N9 `% J6 F% v* }3 I* l1 o兩岸之間的問題 公仔箱論壇0 T9 n  E9 ^$ a0 C1 b: N0 B

6 h9 n4 n( l" W2 Q3 m$ J* I5.39.217.76更深層的乃是歷史問題' B/ N: v; H# L, _
; u7 C$ f+ Z, I
因此,隨ECFA實質商談的即將開始,特別是最近中美關係的再現緊張,尤其是對台軍售問題的出現,我們已可看出北京對台的態度已開始出現微妙的變化。台灣「只得不給」的算盤大概已很難再如願。兩岸之間經濟與政治永遠不可能分開,政治缺乏互信而只想在經濟上「只得不給」,這不正和蘇格蘭當年的「達倫計劃」有一定程度的相似嗎?
# L4 W+ e# c8 g; Ztvb now,tvbnow,bttvb
7 [5 t' j4 A: f/ U5 E, f人們思考問題,都傾向於以自己的利益出發,而後全世界找例子來合理化自己。近年來台灣會找「歐盟模式」即是最好的例證,因為這種「歐盟模式」可以合理化「一邊一國」的利益。但事實上,兩岸之間的問題更深層的乃是歷史問題,這也是近年來我始終關注蘇格蘭與英格蘭經驗的原因,因為那是一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歷史選擇。而英格蘭與蘇格蘭沒有任何一方是輸家,而賺到最多的乃是全人類。台灣人要學蘇格蘭人,道理在此!5.39.217.76! }& x1 P) R; _

. c7 R. K0 y/ M! u
2 q6 h- J* y4 z% d( Q$ K6 Rtvb now,tvbnow,bttvb南方朔
7 S* S6 i, D- o$ W- H: w5.39.217.769 N/ v% Z8 C! l( a2 ^- Q) ~: V
《亞洲週刊》主筆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4 c  p2 f! j" s) r

# d4 L7 Q# ~, L5 K6 W;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O) ~. x3 \% k$ k: Wtvb now,tvbnow,bttvb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