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馬來西亞] 全津學校自付電費每月承擔最高1萬電費

本帖最後由 eyes4 於 2009-12-30 11:47 AM 編輯
. i8 G' V! z/ N" R5.39.217.76
1 G! X) [# j& U+ Wtvb now,tvbnow,bttvb
(吉隆坡29日訊)教育部若取消全津貼學校實行的“中央付款制度”,不再負擔學校電費,校方將自行承擔介于4500令吉至1萬令吉電費,突如其來的重大開銷,令人大喊負荷不了! 教育部實施樽節計劃,全面削減開銷,擬明年起取消全津學校實行的“中央付款制度”,估計將有410間全津華小等學校受影響,自行須承擔電費。 《中國報》今日抽樣電訪各全津華小董事長,他們表示還未接獲教育部白紙黑字的正式通知,惟異口同聲反對有關政策。 他們指出,在教育部實行“中央付款制度”的3年內,校方因獲得資助,放心的提升軟體設備,如在電腦班、圖書館及辦公室增設冷氣,令師生能在更舒適的校園環境教學學習。 “倘若教育部取消‘中央付款制度’,不再負擔學校電費,無疑加重校方負擔。” 各校每月的電費開銷介于4500令吉至1萬令吉,長年累積下來是個很大的數目,如果校方能善于利用這筆巨款充作其他用途,定可為學生帶來更多好處。 樽節可省其他方面 他們說,電源是避免不了的開銷,不解為何會成為樽節計劃的犧牲品?樽節可從其他方面著手,為何取消資助電費? “教育部大可減少出國進行師資培訓的課程,改在本地學校進行,相信更可讓‘樽節’計劃事半功倍。” 董事長們希望教育部能檢討此政策,繼續負擔學校電費,否則校方在逼不得已下,唯有跟隨半津貼學校腳步,使用政府撥出的行政費繳交電費。 “但每年的行政費不只用來支付電費,還有其他雜費,況且電費高昂,估計僅負擔數月電費,其余的還得由董家教部想辦法解決。” 惟他們保證,校方卻對不會把電費轉嫁給學生家長,因對后者不公平也不合理! 促教部勿以欠建築費為由公仔箱論壇2 A: B& ~) o. l7 p, p7 d) s
刁難限制批准建校
各華小董事部促請教育部勿以董事會拖欠承包商建築費的少數個案為由,限制華小董事部必須擁有80%建校經費后才批准建校計劃,對華教諸多為難! 《中國報》抽樣電訪各華小董事長,他們異口同聲的認為教育部的做法分明在打壓華教,對華教不公平,違反首相所提倡的“一個馬來西亞”概念! 接受電訪的分別有康樂華小董事長黃春樺、沙登(一)校華小董事長何廣福、益智華小董事長梁潤林及南強華小董事長鄭金德。 他們說,董事部拖欠承包商建築費的個案少之又少,教育部不該為了少數個案而牽連所有華小,一竹竿打翻一船人。 “我們都是熱心于華教的一群,為華小到處募款,政府應資助我們,而非實施各種不利華小措施,處處為難華小!” 他們說,一般上當校方籌獲了第一階段的基金,就會開始動工,鞏固捐錢者的信心,好讓在第二波的籌款活動時,獲得更多人的支持。 “如果必須籌獲80%建校經費后才批准建校計劃,會令捐錢的人士質疑我們是否有心建校,間接對我們失去信心。” 各華小董事部促請教育部取消此政策,對熱愛華教的董事部投以信心。 梁潤林建議或在籌獲40%至50%建校基金后就可批准申請。 雪隆多間華小爆滿 雪隆多間華小爆滿,以致許多新年遭拒門外! 《中國報》抽樣電訪雪隆華小,發現部分華小依然面對學額爆滿,導致許多新生被拒于門外,被迫到更遠處的華小上課。 南強華小董事長鄭金德指出,該校每年都面對爆滿問題,新生人數僅公開給400人,但報名人數往往高達600人。 他說,由于接獲許多家長致電上訴,該校在8年前,從每班50人調整至52人,惟仍不能滿足所有人需求。 此外,康樂華小董事長黃春樺也說,為了應付更多新生,該校今年特別多開一新生班,共8班,人數為400人。 “由于這裡乃華裔人口集中區,被拒的新生也高達200人,希望政府能在此多增設華小。” 沙登華小一校董事長何廣福則說,該校新生情況仍受控制,他們希望吸引更多新生前來報名,培育更多人才。 蒲種益智華小則因去年有11間教室遭白蟻侵蝕重拆再建,今年減少4個新生班級,人數減少200人。 該董事長梁潤林指出,新教室已在去年9月動工,估計明年尾完成,新教室共12間。 不轉嫁家長: C! }1 P: S2 u3 ?
★何廣福(沙登華小一校董事長) 還未收到正式信函,但這政策絕對大幅度增加學校負擔! 我校為了讓學生能在更舒適的環境學習,慢慢邁向冷氣化,圖書館及電腦班都設有冷氣。 為此,每月電費約4500令吉,一年就高達5萬4000令吉,是一筆很大的數目,如果把這筆費用善于利用,不是更好嗎? 學校固然可使用行政費支付電費,但肯定不夠,必須依靠董家教另想辦法負擔電費! 但我們也不會向家長學收費,畢竟不太合理,對他們不公平。 減少其他開銷0 c# v/ `( q4 e. V  S1 d
★梁潤林(益智華小董事長) 如教育部一意孤行,將間接增加校方負擔,令學校負荷不了龐大的電費! 我校有4個電腦班、圖書館及老師辦公室皆設置冷氣,每月電費開銷介于8000令吉至1萬吉,是個大數目。 在無計可施,唯有靠董家教商討如何解決龐大電費,或從減少其他開支著手,拉長補短,反正華小也習慣了“自力更生”。 冀教育部檢討
& m6 y/ M4 h1 Z6 W+ G公仔箱論壇★黃春樺(康樂華小董事長) 我們還未收到信,但這個決定不僅對華小,也對所有人民不公平!人民是有繳付稅務,為何取消“中央付款制度”?學校不用電如何教學?要樽節也該從其他方面著手,如減少出國進行師資培訓的課程,改在本地學校進行,而不是要電費開刀。 我校每月電費約5000令吉,行政費連印考試券的費用也不夠,絕對負擔不了1年的電費。 一年的電費足以讓校方用在其他對學生更有幫助的課程或其他設施,希望教育部檢討政策。 靠董家教解決公仔箱論壇4 Z% i5 Z6 e% o5 ]$ c- p3 x! E
★鄭金德(南強華小董事長) 我校是半津貼華小,向來使用政府每年撥出的每名學生28令吉津貼的行政費繳交雜費,包括水電費。 我校每月電費約6000令吉,行政費僅能負擔數月的電費,其余的都靠董家教解決。希望在電費不斷調整的情況,政府也能增加津貼,減輕學校負擔。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