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教學語言魚目混珠 教育局要飭令匡正


6 ?, h* d* ]1 z7 D: B# S官方出版的2009/10《中學概覽》(下稱《概覽》),部分中學所披露科目教學語言資料,有含糊不清、魚目混珠之嫌,家長據之以替子女學校,參考作用有限。《概覽》給家長所造成困擾,癥結在於政府和有關學校並未以「學生為本」。雖然《概覽》已經出版,米已成炊,無法更改,不過,絕大多數學校已經開設了網頁,教育局必須亡羊補牢,要求這些學校在網頁內臚列各科的教學語言實况,方便家長為子女選擇適當入讀的中學。公仔箱論壇' g3 k  f7 n  |0 v' V6 ^

/ K0 R8 Y( t% F+ D/ c/ z$ ^ 5.39.217.762 j* F5 Y1 E' K
「疑似英文班」乍現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_- R, r6 f5 P

# C7 T! G1 G( l+ I  T) P& d- U家長遭蒙混易選錯校
: C1 [  ^/ ~$ |1 P( r公仔箱論壇由下一學年開始,由於實施了微調教學語言政策,正式稱謂上再無英文中學和中文中學之分,學校可按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校內分流,以分班、分組、分科等彈性方式決定教學語言。每所學校最少取錄每班85%屬於全港成績最佳40%的學生,就可以開辦英文班,學校在《概覽》列出本學年和下學年各科的教學語言,供家長參考,但是教育局規定各校英文班的數目,不能公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 E- ?9 V; b
目前全港460所中學,據本報根據《概覽》的粗略統計,約106所全部以英文授課和約144所以中文授課的中學,他們所臚列資料清晰明白,家長據之以選擇學校,不會引起混淆。至於其他約210所(佔總數45%)標榜有英文班的中學,卻缺乏足夠資料,使彈性班出現「半中半英」的「疑似英文班」現象。% R  L/ c) O9 [3 t% |

, U2 J5 a+ X& o' v. z5 b4 s0 Z5.39.217.76 5.39.217.76+ K' D6 B4 I; X/ B$ b4 K
從《概覽》所見,這些中學列出英文班的情况,約有76所標示某一科目全級都由英文授課,約50所標示有英文授課的彈性班,至於其餘約84所則標示會有分班、分組或分科的英文授課。上述情况,反映這些學校都標榜有英文班,不過,有多少科目用英文授課或有多少彈性班,卻付諸闕如,家長不能分辨哪間學校設有彈性班,就算家長最終為子女報讀設有彈性班的學校,但是該校可能只設一班彈性班,其子女不一定能入讀,「望梅未必止渴」,屆時家長又是另一番失望。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 Z$ c. F  z' h* W% Y
tvb now,tvbnow,bttvb2 h7 |% I" D/ g9 Z& T

2 W2 f% ^- @* ~: S/ \4 S6 @公仔箱論壇微調教學語言准許中文班扣除英文科課時後,餘下25%延展課時,可最多有兩科以英文授課,或每科滲入一些英文課時。從《概覽》所見,本來是零英文班的中學,為了製造「疑似英文班」假象,利用這個機制「化時為科」,以一科主科加一科課時較少的術科,例如體育科,以英文授課,餘下額外課時在部分科目分班或分組以英文授課,在《概覽》上就宛如最少有一班英文班,對於不懂此竅妙的家長,極大可能影響其判斷,給子女「選錯」學校。
3 q' n- i; m$ c1 {: z- H2 {6 k
! w" O0 C5 j6 q/ B1 {% p+ |5.39.217.76
6 u. \4 C6 H' q0 \; ]  \9 [5.39.217.76由於許多家長未能從《概覽》得知各校實際英文授課情况,教育局發言人表示,家長可直接向學校查詢或登入學校網頁查看。不過,據一些家長反映,他們向學校查詢時,大多數職員都支吾其詞,未能清晰交代學校現在是否開有英文班,或有多少班屬英文授課;至於學校的網頁,也未有相關資料,致使家長為子女選校,宛如被蒙着雙眼「摸盲雞」。; Q$ L, _9 S* t9 d2 U
其實,學校開設英文班的資料,並非什麼機密,若教育局從「學生為本」出發,以方便家長替子女選校為原則,只需硬性規定學校在《概覽》臚列科目授課語言資料,則學校是否有英文班或有多少英文授課,就一目了然。資料既非機密,教育局未要求學校公布,但是在家長親身到學校查詢時,卻要求學校向家長詳細披露和解釋,教育局為何處理得如此轉折,使人費解。0 w$ U6 p8 H  ?. ^1 P0 W7 }3 C
5.39.217.762 ?$ L: @% p) {

# [3 L5 `$ i4 ?' k須撥亂反正 公仔箱論壇- a$ v: }% v. S5 i
% V+ K" k" `0 Z* K( x& s
做到名實相符的「學生為本」- g; p9 \' B1 q7 I/ H4 @0 U
微調教學語言政策,由校外分流逆轉為校內分流,能否消弭英中或中中的標籤效應,抑或校外標籤效應轉化為更具分化力的校內標籤效應,且待下一學年政策實施後驗證。但是從《概覽》出版的反應看來,家長為子女追逐英文教學的心志,並無減退,反而以前「冇得揀」的一群,因為學校可以採用彈性教學語言,使他們變得「有得揀」,為子女爭取英文教學顯得更為熱切。但是教育局的處理,卻未透過《概覽》給家長提供足夠資料,同時讓部分學校利用含糊不清的空間,企圖魚目混珠,以這種手法蒙混家長,這個做法值得商榷。
2 e- M  u& p, }/ w2 R& ]3 e2 }(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教育局處理此事,無論其主觀上是否向學校傾斜,客觀上卻出現了未以「學生為本」的效果。如今《概覽》已經出版,無法改變,教育局要亡羊補牢,有兩點可以做:
# M) b8 b4 P1 S# I4 r4 J首先,責成全港中學,盡快在其網頁詳細披露各科目的教學語言資料,使家長能夠據之給子女選擇適當的學校;8 Q& a8 V# D+ v) C0 M
其次,明年出版的《中學概覽》,不能再重蹈覆轍,要改正今年的做法,各校各個科目的教學語言資料,必須臚列清楚,以杜絕含糊不清、魚目混珠的情况。. n( V% g- g: A( ]; n8 G3 i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