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交友遊戲網蠱惑SMS搶錢濫發狂發看不看都收費高達萬元

搶錢手機短訊( SMS)橫行,消費者委員會踢爆有交友、遊戲下載網站狂發短訊,兩日可多達 700個,收看與否都逐個收費,有人需付達10,000元短訊費用。有關公司發短訊前多透過「免費服務」誘使消費者登記,一登記便被當作同意收付費短訊,誤墮陷阱。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 p6 d0 ]3 t* B+ e: S' ?# S

2 z! u; `1 i7 d5 U越來越多市民查閱手機賬單才發現疑被收取沒使用的鈴聲、短訊等費用。最新一期《選擇》月刊透露,消委會今年首 11個月接獲 470宗相關投訴,共涉 58萬元。去年有 608宗,涉 98.6萬元。
( T8 ~7 b/ W9 q: y  p9 g  R- l0 `% R5.39.217.76
% L) M- W8 Q& \' xtvb now,tvbnow,bttvb註冊條款暗藏陷阱有投訴人早前登記一聲稱免費交友網站,並可透過收發短訊結識異性,他收到很多短訊後才發現手機賬單短訊費用達10,000元,「佢都唔知網站準則,原來接收短訊每個 5蚊。」該會總幹事劉燕卿說,經調停後仍需付 8,000元。又有投訴人為兒子申請月費35元手機服務,但終多出近 8,000、9,000短訊費,查問下,原來兒子曾參與一配對網站,聲稱提供免費配對朋友服務,但會發出「性格測試」等短訊,「測試吓佢適合啲乜嘢類型嘅朋友」,但原來暗藏條文規定,接收這些短訊要付費。投訴人終也需付全費。另一投訴人王先生在網上登記一個抽獎遊戲,並提供了手機號碼,之後收到數個IQ問題短訊,沒理會便刪除,但月結單多了70元短訊費,電訊公司解釋是代一資訊公司收取。王先生再瀏覽上述抽獎遊戲網頁,發現原來需拉到底部,才有條文說明該公司會發出短訊,每次收取5元。這類公司更會以短訊「轟炸」客戶牟利, 1小時內發出 80個收費短訊,或兩天內發700個,賺取短訊費用。劉燕卿解釋,不少投訴人在網站等註冊時曾交出個人資料如手機號碼等,但註冊條款暗藏「陷阱」,網站在細字條款,才列明將視此為確認程序,表示願意收取需付費的短訊。
% B1 Z* [2 q$ k! v5.39.217.76
. K% k+ u+ S0 Z6 o* ?公仔箱論壇漁翁撒網式發短訊該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何沛謙補充,部份資訊公司又會漁翁撒網式廣發邀請短訊,「你回覆咗,登記做會員,就無緣無故確認咗。」他說該等公司多以免費作招徠,但所謂免費可能只是頭數個訊息。記者發現,市民也有些短訊聲稱閣下收到情書,但下載需付款,其實內裏只是宣傳訊息或遊戲。至於會否從未確認便收到需付款短訊,劉燕卿說不排除此可能,但「好多投訴,對方都出示到證據,用戶係確認過。」何沛謙表示,由於同類爭議日多,建議電訊公司處理有關投訴時,應先行將受爭議的費用分拆開,讓用戶自行與資訊公司商討;收費事情尚未弄清楚前,電訊公司不應堅持用戶支付賬項,或以停台作威嚇。公仔箱論壇; c; W2 O- j* p

2 [3 F- W7 i) c- p$ S3 ]$ g抗搶錢短訊自保法
* P, }% d( I* l/ P" ?% g$ S) n公仔箱論壇•在標榜免費服務的網站,查看收費及終止方法後,才決定是否參加tvb now,tvbnow,bttvb/ h  l- W' j3 X% L* T
•網上確認接受服務時,應拉到網頁底部查看有否其他條款. w" S  P! }6 P. Q" a
•勿隨意在網上將個人資料給予第三者•不要隨意回覆不知名短訊及提供個人資料
; y, R  a8 O6 b0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常逐一核對手機賬單項目,若有不尋常收費向電訊公司查詢•若以信用卡自動轉賬,要多留意月結單內容5.39.217.761 d, \$ t( O1 n( ^
•有疑問馬上向電訊公司或資訊公司查詢
2 s6 O9 d: M8 E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9 k& J; n1 |7 N, `1 `! W3 n
核對賬單免被濫收費【本報訊】搶錢短訊冇王管,因就算手機用戶已登記拒絕接收商業短訊,但搶錢短訊未必會被拒,而且電訊公司也有權在用戶的賬戶或信用卡扣取有關費用。消費者應提高警覺自保,勿因「免費」服務而輕易交出個人資料,並應逐一核對手機賬單以免被濫收費用也不知。( I* U5 e  Z9 c* c9 Q9 N. B; p
! D) \3 B  Q  _( D
電管局接 96宗短訊投訴不少以信用卡自動繳款的投訴人,質疑電訊公司擅自在其信用卡戶口中扣錢,支付短訊費用予資訊公司,但消委會稱,若資訊公司網頁列明條款,如「費用將於閣下手機賬單結算」,便可透過電訊公司收款。若信用卡自動轉賬條款列明,「如使用了服務向第三方認購貨品,便有責任付款」,電訊公司便可於用戶信用卡戶口收款,交予資訊公司。電訊管理局回應,已在網頁提醒確認服務前需查清楚收費,電訊公司也有責任提醒用戶留意。雖然市民致電 1835000可登記拒收商業短訊,但發言人說可拒收的商業短訊須涉商業宣傳成份,「呢類短訊係唔係,就要逐個睇。」該局今年也收到96宗短訊投訴,但未有檢控。消委會表示,瀏覽標榜免費的網站,更應留意有否附帶條件,否則不要隨意交出個人資料,以免被視為確認使用服務。消費者尤其以信用卡自動轉賬付手機費的,也應多查看賬單。
' \' r+ o9 _# o! j) N+ B. v( W1 K3 J( @4 a# N

$ R, |: x6 w* k% G公仔箱論壇消委會披露搶錢手機短訊投訴個案,讓消費者小心呃錢蠱惑招。
1

評分次數

  • jjwah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