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教育對內地有何吸引力

本帖最後由 vesuvius 於 2009-11-6 06:11 PM 編輯 & @) @. a6 U# [* |1 p4 E

9 x4 F6 V9 i4 |tvb now,tvbnow,bttvb政府打造香港教育產業的計劃,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吸引付得起錢的非香港居民來港讀書,尤其是吸引那些新晉的內地富裕階層及越來越龐大的中產階級。接下來的問題是,他們為什麼要來港讀書,讀小學、中學、大學、研究院,還是副學士學位及職業培訓課程?許多人的答案是讀大學,例子是最近幾年香港諸大學在國內招生非常火爆。於是,特首的施政報告就專門預留了兩塊土地「供開辦自資學位課程使用」。
! ~# T! ]4 {, Z6 n2 J+ l8 ntvb now,tvbnow,bttvb
, g! {* e; i1 Z8 n, U5 Q  E5 s5.39.217.76 其實這個問題遠沒那麼簡單,牽涉到我們的客戶對子女教育有什麼期望,香港的教育能否滿足這種期望。我們只有準確了解、把握了這些問題後,才能使香港教育可持續發展,把香港教育這塊餅越做越大,使之成為香港的金招牌。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 \3 I3 _  h5 I
& V' H% h! D9 b: b) ?$ q1 x
    內地的新晉富裕階層和中產為什麼要花鉅資送孩子出外讀書?是在中國沒書讀?還是在中國實現不了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全球化的世界越來越扁平,中國也在日新月異地急劇變遷中。一方面,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份量越來越重;另一方面,以美國為代表的英語國家,依然佔據舞台的主要位置。中文(普通話)和英語是二十一世紀世界舞台上溝通的標準用語,中產階級都期望孩子熟練地駕馭這兩種語言,具備全球視野,通曉中國國情,善於學習自主獨立並自信快樂幸福。可是,孩子們在中國的教育現實卻無法實現這些期望:考試考什麼,學校就教什麼,學生就學什麼。人才培養模式和培養手段的單一,導致「千校一面」,孩子們的不同特點、特長、個性就不得不被修正和抹殺。如此,人才的創造性和創造力也就消失殆盡了。
" S+ P! b6 S! M: H  D) Z+ l
% a! s# S3 m) t% @; vtvb now,tvbnow,bttvb    中國目前正處於一個急劇變遷的時代,某些人和某些家庭迅速由貧困進入富裕,但他們往往缺乏可以有效秉持的家庭教育方法,同時家庭文化資本的積聚也遠遠不夠,對孩子不是過於嬌寵,就是過於嚴厲;或者父母忙於賺錢,忽視對子女的陪伴關愛;或者對孩子的物質要求無限滿足,對孩子的心理需求、個性發展、品行培養、情操陶冶很少關注。& v+ `6 ^  d5 ~

" ~2 |6 u1 f6 x1 E+ O& r5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香港與內地的差異化,包括學校的多樣性、多元化、國際化,香港社會運行成熟的機制和慣例,恰恰是吸引內地中產階級送孩子來港讀書的最大誘因,也是香港是否能夠成為教育中樞的根本所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