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盧維思揭宮廷政治一角 政府應檢討政治問責制

原投資推廣署長盧維思就維港巨星匯事件,寫書講自己的版本,No Minister & No, Minister昨日出版了。書中有內幕,但是不算驚天動地,那一點點內情,卻也揭開宮廷政治和官場「馬房文化」的一角,饒有趣味;另外,盧維思是剛退休的高級公務員,他把自己塑造為政治問責制的受害者,是耶非耶,自有公論,但是他對政治問責制的批評論述,不無一定道理。我們支持問責制,但它實施7年來,爭議不絕,現在應該是政府全面認真檢討政治問責制的時候,以提升和完善政府的管治。
7 R0 X% ]# v/ k8 p! E4 p; B
5 T: j: g! S$ x& k' @2 x  T% l
9 ]! E2 m0 ^3 U官邸一席話披肝瀝膽 公仔箱論壇3 p% \9 B, _3 X. e6 W

* ~& Z' s. o9 q. X6 S5.39.217.76巨星匯事件涉政治鬥爭?tvb now,tvbnow,bttvb8 {) |6 C* t( ]
盧維思寫書講維港巨星匯事件,由於他是事件主角,而且是唯一受懲處的人,他一直為獨力孭黑鑊而忿忿不平,而出書前,盧維思受到公務員事務局多番「提示」等轇輵,他冒着被取消長俸之險,堅決出書,因此人們對他這本書,都憧憬着會爆什麼內幕。事態揭盅,No Minister & No, Minister有一點內幕,但不算轟動。較令人感興趣者,是盧維思揭露了時任政務司長曾蔭權在維港巨星匯的角色。5.39.217.76; v; T/ p7 S+ b. H  B% @8 }

6 c+ q+ `' T& x* m) V3 M盧維思是曾蔭權的「愛將」,官場皆知,他也不諱言自己是「曾蔭權馬房的人」。2003年維港巨星匯鬧得沸沸揚揚之時,人們都在猜測曾蔭權會否、或會怎樣出手協助盧維思脫困。但是事前事後,曾蔭權取態都與事件保持距離,連接任行政長官之後,盧維思須接受公務員事務局的紀律聆訊,曾蔭權都不親自處理,交由時任政務司長許仕仁主持。愛將有難,曾蔭權袖手旁觀不理會?根據盧維思書中所述,非也。原來此乃盧維思與曾蔭權一席深談的結果。' z1 {9 h+ Y# q/ ^' h. g
在書中,盧維思披露當年12月,曾到政務司長官邸與曾蔭權談維港巨星匯事件,是他叫曾蔭權不要插手,表示「有人想藉此削弱你,射人先射馬」,稱香港仍需要曾蔭權這種人做事云云。盧維思和曾蔭權這次深談後的戰略部署,確實使曾蔭權與事件完全無關,塑造了曾蔭權「即使愛將,也不護短」的形象,贏得大公無私的美名。
* w* E( d6 L; U9 |: B tvb now,tvbnow,bttvb: k& ^3 ]! M; \% Q
這一席話不但反映了盧、曾二人知心深交,可以披肝瀝膽的情誼,最重要者,是盧維思披露了他的認知和判斷──維港巨星匯乃一樁政治鬥爭事件。盧維思說「當時社會都說特首(第3任)是曾蔭權與唐英年之爭」。盧維思既然把事件視為政治鬥爭,應該認為有人會藉着他的困境和他與曾蔭權的緊密關係,削弱曾蔭權的機會,因此要使曾蔭權置身事外。盧維思的認知和判斷是否符合事實,無從查究,但是政務司長官邸這一幕,與歷史上的宮廷政治如出一轍,實屬宮廷政治的現實版,也是香港官場馬房文化的真確展示。5.39.217.76/ e4 ^4 q; f# c  Y) z
5.39.217.76  ^; L) A# B% ]0 O  Y
盧維思這本書,對當時先後出任財政司長的梁錦松和唐英年,多所批評,對唐英年尤其不客氣,認為梁錦松未經仔細討論便拍板維港巨星匯上馬,指摘唐英年卸責避孭上身。但盧維思為時任工商及科技局長的曾俊華開脫。
3 m& M4 n: g4 O: j( j6 Y% @( Y公仔箱論壇 公仔箱論壇. p$ n" x6 b3 h/ e  I. _0 M
關於2012年行政長官選舉,唐英年是熱門參選人,同樣是曾蔭權愛將的財政司長曾俊華,則被視為黑馬,曾蔭權也不無協助這位拜把兄弟更上層樓之意。這樣的話,若把當年盧維思對事件認知和判斷,放在當前的時空,則維港巨星會6年之後,透過盧維思這本書,是否透析着一些信息?會否是那一幕官邸宮廷政治的續集。事態饒有趣味,值得深思。6 k- O) p* X4 w; l
問責制確實存在問題
% @, X8 }5 S" p! n5 u-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Z% a( ?; P" n8 D* K2 B提升管治檢討此其時矣
# k7 v; m, R  _3 g5.39.217.76說回盧維思與維港巨星匯事件,歷經審計署長、獨立調查小組和立法會專責小組的調查,盧維思都備受批評,指他涉及失職等,就算是公務員事務局的紀律聆訊,也裁定他行為失當,判處罰款16萬元,後來盧維思提出司法覆核得直,主要涉及紀律聆訊的技術問題。因此事件其實已有定論。不過,這些年來,盧維思都指由始至終都沒有一名問責官員對事件負責,他只是奉命行事的公務員,卻被迫承擔政治責任。
0 r- A; S5 v% q盧維思所說符合事實。在事件發生之時,輿論和立法會議員等,都認為怎麼只有盧維思受罰,相關政治任命官員卻毋須問責。不過,就算盧維思所列舉涉事官員未被問責,事屬不公,但是也不能掩蓋他在事件中怠忽失職的責任。盧維思這本書以政治任命官員毋須問責為主軸,以圖為自己開脫責任,他的盤算能否打得響,且待事態發展。但是盧維思指陳的問責制失效,不以人廢言,以其切身遭遇,也有一定理據;事實上,過去數年,輿論、議員、學者對於問責制,也指出多有問題之處。我們認為,為了政府的更好管治,全面認真檢討政治問責制,此其時矣。5.39.217.76+ l. D& E8 ?- u) b7 k
問責制之目的,原本要從社會網羅精英參與管治,藉此培養政治人才,以配合香港政治發展的需要和彌補公務員的不足。前任特首董建華在2002年推行問責制時,司局長以社會精英佔多數,但是曾蔭權接任之後,除了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陳家強和民政事務局長曾德成,其他局長都是公務員出身。現在3司12局,有10人原本是公務員。這個情况,或許與曾蔭權的公務員背景有關,但是與問責制的原旨不相符了。tvb now,tvbnow,bttvb& l( p7 j8 i4 ^3 e. U
本來去年招攬的首批副局長和政治助理,都在社會上搜羅,但是近期委任的兩名副局長黎棟國和黃靜文,前者是剛退休公務員、後者更是現職公務員藉此「升職」。這樣的情况說明什麼。社會沒有人才?社會精英都不願意加入政府?或者是只有公務員才可以治港?政府若要堅持問責制,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應該有答案。
3 q: C4 M- p2 d0 |+ c4 ]%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此外,去年招聘副局長和政治助理時,當局說過有3個月試用期,迄今未見他們有任何人去職,是否顯示政府都滿意他們的工作能力和表現?若他們之中,存在力有不逮,無所事事,淪為尸位素餐之徒,而政府基於面子,卻讓浪費公帑的情况繼續下去,就是不負責任的做法。這些,都是問責制其中需要政府認真檢討之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