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提出保育中環,保留多座歷史建築,包括位於下亞厘畢道的聖公會百年古蹟建築群。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表示,今次是另一個透過轉移地積比率成功保育的私人歷史建築個案,由於涉及轉移的兩幅地皮均屬聖公會擁有,政府毋須付出,聖公會也毋須補地價。
% i5 C9 k8 I: b! l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 \+ d2 y F. B; x
聖公會只有限度增建林鄭月娥昨日向中西區區議會與多個專業團體簡介保育中環的各項措施,提到聖公會計劃保育下亞厘畢道的聖公會建築群,她說該建築群所在的地契屬舊契,沒有限制高度與發展密度,可容許業主作無限制發展,幸好該幅地皮沒有落入發展商手上。她指聖公會答允將下亞厘畢道原本計劃增建的部份樓宇,包括幼稚園、宿舍與神學院,悉數轉移至聖公會位於畢拉山的地盤內,並會保留現址四幢歷史建築,只增建兩幢宿舍與社區大樓。此外,談到被剔出勾地表的中環街市,她表示中環街市日後會變成城市綠洲,而且構思中會增設餐廳與24小時書店,為上班一族提供好去處。不過,規劃師學會代表陳劍安指中環已充斥食肆,市民與打工仔最需要的,是可以安坐的休憩空間。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課程主任李浩然認為,今次施政報告保留了大量戰後的包浩斯式建築,令本港日後有資格將這些建築群申請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 G2 K+ l. p* T
% g. `' n0 l. X7 a H: H `$ ?tvb now,tvbnow,bttvb 5.39.217.76+ n8 Q' W0 V8 ?
林鄭月娥(右)昨稱政府過往填海或拆樓都沒做錯,若不拆樓,香港不可能由漁村變成國際大都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