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張文光﹕教育產業的遠水和近火

教育產業忽然成為曾蔭權的夢,視為香港融入大陸的希望工程。經濟主導教育的功利思維,忘卻當前教育的燃眉之急。
5 J# M( m! ]/ F: ?
% H1 A5 n. h: o+ g教育產業的龍骨就是大學,是香港成為教育樞紐的關鍵。真正的諷刺在於:曾蔭權念念不忘的教育樞紐,每年只有14,500個大學資助學額,本地升學率只有18%,20年來都是零增長,遠落後於香港的需要,與區域教育樞紐毫不相稱。
5 P# K: v8 F: y) J" O0 l- `3 ~2 Z+ B  D% P: o
今年高考約3萬本地考生,有1.7萬符合大學資格,只有1.2萬被取錄,近5000考生合格卻無緣升學,這是大學資助學額不足的惡果。隨着新高中學制推行,8萬考生參加中學文憑試,失敗和失望的考生將更多,這是香港教育的計時炸彈,若不及時拆解,衝突逐年加深,所謂教育產業和區域樞紐,遠水如何能救近火?5.39.217.76: W& T  y  d. `2 N* i
tvb now,tvbnow,bttvb& w& q$ j3 V  L* M4 S. Q4 @
當前,私立大學成為教育產業的救命草。的確,亞洲很多著名大學都是私立,如日本的早稻田大學和慶應大學,韓國的延世大學和高麗大學等。這些超逾百年歷史的私立名校,能與著名的公立大學並駕齊驅,自有其獨特的辦學條件,與香港私立大學不可同日而語。5.39.217.76) {7 L# i$ b  W
5.39.217.76: x& b$ A2 \4 _4 F/ e6 @6 o6 [' w, y
香港的大學經費由政府資助,大學生每年的單位成本約20萬。大學無經費的後顧之憂,學術水平也穩步上升。英國《泰晤士報》的調查,港大、科大和中大都位列全球50名內,是香港教育的驕人成就。但資助大學的成功經驗,能否轉移至私立大學?只靠學費和有限捐助的私立大學,能否與香港的八間大學競爭?若私立大學淪為次等,教育產業如何立足?
4 ~3 P  Y! _2 y9 G.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 \) G" p$ G2 I
韓國優質的私立大學,如享負盛名的延世大學,學費收入佔院校總收入的四成,其他經費多來自企業捐獻及教育以外的經營。但一些歷史較短的私立大學,難以吸引外界捐獻,單靠學費不能維持質素,財政危機和停辦威脅纏繞不去。5 J# H# ]' P" q1 D5 o8 E, @3 ~# R

9 W7 E& i$ i6 I! u" L1 Gtvb now,tvbnow,bttvb2 ^* S: l4 b7 C5 c- K' Z$ S3 a
私立淪次等 產業如何立足
7 T2 C+ b, A- k( h$ R' I. H9 B. g1970年代的日本,政府給私立大學補助金,確保院校的教學和研究質素。1980年代日本盛世,補助金更佔私立大學近三成經費。1990年代日本經濟衰退,補助金每况愈下,加上人口下降,私立大學營運倍添困難。tvb now,tvbnow,bttvb: N8 U7 c! J: u7 l
  _6 s6 X1 k5 j; D% [8 d
近10多年來,台灣的私立大學急促膨脹,大學入學率接近100%,但政府的大學經費卻沒有增加,大學惡性競爭的結果,是學額供過於求,教學質量下降,學位集體貶值,情况與香港的副學士如出一轍。1 r4 C1 |0 U& ^/ u' `5 l2 Y
3 N2 l: H  V* T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香港先天不足的私立大學,要在強勢資助大學的裂縫立足,政府不能只給土地和課程貸款,而應當適量資助學生的經費,維持私立大學的生存和質素,逐步建立院校特色和聲望,走向公私均衡的大學體系。否則,私立大學只能重蹈副學士的覆轍,走台灣惡性競爭的路,離區域教育樞紐愈來愈遠。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