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陳文鴻﹕一個真正復興的階段開始

中共建國60年對中國或中華民族來看,是根本地扭轉了自1840年以來的逆勢。解釋中共革命成功有不同說法,但關鍵是革命成功,中共革命成功是相對於辛亥革命和北伐的失敗。從1950年開始,中國經濟和社會開始穩步上升,即使有轉折,上升之勢並沒有改變。無論從國際或中國本身的歷史而言,國家統一、政治穩定是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條件。日耳曼帝國的崩析瓦解至退歸土耳其,正是歷史殷鑑。事實上,從清末開始,中國的版圖便不停收縮。斯大林一度的設想﹕中共與國民黨長江南北分治,實際上是分裂中國,而毛澤東不為所制,統一全國;若不是美國攔阻,台灣亦不可偏安一隅。公仔箱論壇2 {7 C+ ]  t  n; s" f% G/ O! S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7 e8 C+ d* }0 c9 K& i

' }& [% {7 B4 V% k+ Y4 I% K1 b;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中共1949年代表國家人民大勢
$ O( r- }! I" I7 V6 z& K1 Wtvb now,tvbnow,bttvb中共在1949年所代表的不是一黨一派,而是國家與人民的大勢。甚至亦呼應在二次大戰後殖民帝國開始崩潰時的國際民族解放大勢,也同時以中國革命的成功,來推動國際的大勢。及至韓戰越戰,遺緒更伸延至1968年資本主義國家的學生社會運動。
' c+ X; l8 P6 Y+ n3 \) m4 A( R3 X2 j( O1 |3 k2 Y$ a! O) K
60年的成績不易評估。各家各派各有價值判斷,也有過多的「如果」和「可能」的假設和猜度。但至少是兩條﹕一是中國穩定發展,而從發展中開放許多變化的機會。二是人民生活有着實質的轉變,且是巨大的轉變,就算不談改革開放以來的30年,從1949年算起,經濟與社會的發展與同期同等發展水平起步的國家相比,表現優越;而若沒有1949年至1979年30年的基礎,包括政治社會文化和制度的條件,不可能有其後30年的高速增長,也不可能逃避如蘇聯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崩潰帶來的全民災難。# @1 n3 e/ H7 _' |
; D/ x. S) }  a1 P" {

$ _; g3 V* g7 Q- C# L沒有穩定 所有發展無從談起; B  j- \% ?4 ^! H; D7 c
縱使我們怎樣指摘中共政權在60年裏眾多的政策失誤和政治發展緩慢,但穩定是第一條,沒有穩定,所有發展都無從談起,而以部分中國人在近100多年、乃至近年所表現出來的習性,中國若遇到如蘇聯崩潰的政體轉變,賣國的人絕對不少。中國未必可比蘇聯崩潰產生出來的黑社會資本主義(mafia-capitalism)有所優勝。中國大有可能再走上1840年以來的衰敗道路。5.39.217.76" k  b6 d8 T' o# S# a
tvb now,tvbnow,bttvb- a. }" s7 G3 A0 `0 U8 v  l; o
政治發展並不是簡單的選舉制度,更重要的是公民社會的演變。而且不可能是單一價值體系的公民社會,而更標誌着社會發展機會的應是多元化的公民社會,或不同地方的公民社會。關鍵之處在於價值體系的多元化,在多元化中容忍少數,容許轉變。任何政權(中共政權不例外)若能長期運作,便必然包含着多元化的因素,包含着妥協和變化。中共建黨以來從來就有黨有派,毛澤東發動的大躍進與文化大革命,也從來不是以毛澤東個人意志來推展,而是毛的巨大權威仍然受制於黨內外的黨派、各方利益的衝突平衡。大躍進與文化大革命的出現,反映出整個社會與政治體制的可變能量。tvb now,tvbnow,bttvb( ^$ ^) ?! P1 [( W5 D- V

$ X9 b  J6 i5 f  K; T在改革開放的30年裏,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給予較佳的評價,但市場化改革並不一定只有一條發展路徑。不單蘇聯東歐在1990年代政治體制轉變的眾多危機和問題,引發出對市場化改革的反思,此外,日本1990年代的經濟放緩,亞洲金融危機與美國的金融海嘯,都突顯出市場化改革並沒有固定的方程式。美國模式,或美國(華盛頓共識)主張的自由市場,乃至香港模式和港商的東莞模式,均存在着嚴重的問題。近年來,內地民眾的各種抗爭,且從勞資問題擴展至環保、維權等更大範疇,顯示出30年來改革開放政策帶來的失誤,正觸發起社會民眾的反抗。表面上或許與政治和社會要求穩定有矛盾,但穩定不能變成保守或對變革的鎮壓,而強制壓抑卻不解決政策失誤積累起來的結構矛盾,最後也會徒勞無功,而社會民眾各方各面的抗爭事實上正起着社會經濟失衡走向平衡的作用,這才是積極和可持續的穩定。相對於社會民眾分散和被動的反應,中央領導層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更是全面和深刻地調整整個社會發展的方向。糾正市場化改革的失誤,把中國的發展回歸到大多數發達國家(美國除外)的主流——可持續發展與社會和諧,以社會的文化價值道德、傳統制約市場機制的社會分化和對社會與自然資源的過度掠奪、壟斷。公仔箱論壇6 [: R( ?5 U; _) l8 y! _( a

8 @; a+ S8 [1 h
# F; e+ x4 ^0 \. h: Rtvb now,tvbnow,bttvb中國的復興還只在半途* ]& h" h0 x- @6 F9 x1 u5 y
政治發展不可能超越社會的實際基礎。中國在1949年以來的發展基本上是重建中國社會各方面的組織結構,扭轉戰亂和經濟衰敗帶來的社會解體、文革等政治動亂。市場化改革的過度分化,都阻慢了社會組織和制度重建,但卻沒有破壞整個過程的進展。而重建的作用是積累知識、經驗、制度資源和價值,同時擴大了社會文化空間,容許和推動多元化,制度基礎從淺至深,從窄至廣,把人治和代表一時一地利益的政治因素壓抑、制約。
/ x% P# e5 J& o" b% I8 y
8 F4 T9 `# a# D# C2009年的中國佔全球經濟的比重不到15%,不如1820年的三分之一。中國的復興還只在半途。2009年中國的增長會佔全球增長的一半比重以上,發展的勢頭正在加強,而科學發展觀使中國的發展從賺錢為尚的短視,轉為長遠和社會文化的發展,與全球可持續發展配合和結合起來。或許標誌着60年從衰落重建的階段結束,一個真正復興的階段開始。
讚成,有穩定,才有發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