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美國推動G20自當盟主 中國入局切勿沾沾自喜

一場金融風暴,把舊有的世界經濟格局一舉掀翻,70年代以來,以世界富國俱樂部自居的G7集團及其後的G8集團,終於在金融海嘯負傷纍纍後結束它們的歷史角色,由更具代表性的G20取而代之;G8從此不談經濟,G20將成為全球討論經濟的主要平台。tvb now,tvbnow,bttvb9 `. W) Z/ S& e, c& C

% q4 w3 I( K  D8 B& y% rtvb now,tvbnow,bttvb佔全球九成GDP 公仔箱論壇* E2 J2 g: N  d. M; Z
tvb now,tvbnow,bttvb% a$ h" {0 _8 r% C' n% u' f* K# h/ T+ S4 F
G20更具代表性
' ]7 _* {) N0 m. @0 f5 IG20只有10年歷史,但更能反映國際經濟實况。G20的成員,除了傳統的G8,還加上金磚4國的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經濟大國,也有韓國、南非、沙特阿拉伯這些地區強豪,和以往G8的只是七個白人加一個黃面孔完全迥異。必須指出的是,變化之大不僅是成員國的數量變化,而是G20成員的GDP總量佔全球總量的九成,比起G8年代的只佔七成,更具說服力。tvb now,tvbnow,bttvb9 E5 P" T8 y* l( _9 U, t

1 k6 w. [( q7 R. H4 i  q, I公仔箱論壇G20的出現是戰後全球經濟版圖的第3次重整,二戰之後,美國一枝獨秀,馬歇爾計劃直入西歐,美元所到之處眾皆披靡。美國獨大形勢到60年代開始動搖,西德在歐洲列國率先排眾而出,日本則乘着經濟迅速起飛,在1968年明治維新百周年之際,超越西德成為世界第2大經濟體。1975年,美國、英國、西德、意大利、法國、加拿大及日本組成G7集團,代表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及政治強權。至於從G7變成G8,則是前蘇聯倒下後,西方世界「利誘」俄羅斯不再走共產主義回頭路的獎賞。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H2 m- x! h9 g
tvb now,tvbnow,bttvb* F9 K/ X4 F" Z" |  H
全盛時期的G7或G8在經濟事務上具有極強壟斷性,這是因為G7或G8代表了巨大的消費巿場,在從原油價格到航運收費都有話語權。不過,去年9月金融海嘯爆發,大部分G8國家經濟都受到重創,美國更是重災區,G8往昔所代表的經濟實力在海嘯後已是名不副實;相反,所謂G2、即美國加中國將會統率全球經濟之說卻甚囂塵上,就在這個時候,G20正式取代G8。5.39.217.763 C, r1 H4 [; F# m7 A5 `6 U
tvb now,tvbnow,bttvb* g, ~& n2 r' A! [- s
美國在G8過渡到G20的過程之中扮演了「推手」角色——美國深刻明白,今天的全球經濟不再可能由G8說了算,如果不把中國、巴西、印度這些新生經濟強國延攬到一起,G8縱使口裏說得再動聽,但依然欠缺公信力。不過,更應該注意的是美國撮合G20後的政治格局——歐洲的力量分攤得最薄,由G8年代的8佔其5,變了G20的20佔6,新增的是歐盟。意大利總理、G8輪任主席貝盧斯科尼馬上跳出來反對,要求保住G8的「特色」;歐洲過往在G8之內常仗着人多勢眾對美國唱反調,但是在G20已淪為中型聯盟。亞洲是最大贏家,日本之外,中國、韓國、印度、印尼,20成員之中佔其5,遠超於過往的只有一個日本在G8,大洋洲代表則是澳洲,中東國家是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
2 ^$ E7 l- L6 C6 u+ O4 D%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c2 |  ?) m2 c1 r* }# q/ \: y5.39.217.76從亞洲、中東和大洋洲的新增國家來看,除了中國和印尼,其他全部是與美國關係良好的國家,其中印度和日本更是親密盟友。歐洲實力在G20中大為削薄,中國雖然最終在世界經濟舞台扮演重要角色,但受到其他亞洲國家包夾,而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都是親美,大洗牌之後,美國依然是唯一的盟主。
2 O: o& T! M" }8 ~5.39.217.76公仔箱論壇: R2 l8 b8 H4 L4 Y4 B
美推經濟新秩序 tvb now,tvbnow,bttvb' T3 e4 ~5 o  x

' g8 `' ]2 }- z5.39.217.76對中日德頤指氣使tvb now,tvbnow,bttvb7 _3 R6 e4 @3 ]! m" R' y, t6 x
美國主導這場歷史大換班是有迹有尋。在本屆G20峰會在美東城巿匹茲堡揭幕前夕,美國忽然聲稱為平衡全球經濟,包括中國、德國和日本在內的出口大國,都應該推動消費,減少依賴出口,而美國等債務國則要提高儲蓄率,「解決全球失衡問題」。與去年11月在華盛頓舉行的G20峰會不一樣,美國顯露了經濟開始走出谷底的樂觀氣氛下的口氣,流露「重整世界經濟新秩序」的意圖。- @' p% u% N+ V  |; I3 |

# w) N8 b5 x0 ^5 Z誠然,G8的確不能代表全球經濟的真正實力,更說不上可以在較大程度上代表各主要國的利益,該是時間從歷史舞台退下來。至於G20畢竟是20個國家和組織,一言一行必定較僅僅8個所謂大國更有分量。以金融海嘯後的退巿策略來說,美國雖一再暗示會有退巿策略,但多個G20領導人則堅持必須審慎,認為應該繼續推行寬鬆的貨幣和財政政策,確保經濟的可持續復蘇。以中國為例,中國的消費物價指數(CPI)仍是在負增長中,倘若奢言退巿,在金融海嘯爆發後大舉購買美債幫美國一把的中國反而會身陷泥淖,若無G20機制,中國的聲音不一定廣為人知。% V  c; P! \7 J: J

! l7 `  j. h8 f3 B- Z  o  U6 w1 [公仔箱論壇不過,中國毋須因為踏上國際最高舞台而沾沾自喜,以中國現下的經濟實力而言,雖說可通過G20發聲,但聲量和其實力之強並不匹配。此外,在美國主導、成員以親美或對美國友好為主的G20裏,要推動一些不利美國的提議,例如全面改革金融行業的花紅,以及早前提出的改革美元儲備貨幣地位,肯定極為困難。中國應該看到這一局限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