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中國與世相爭 還須量力而為

二十國集團(G20)五月孟買會議議程報告顯示,人行副行長胡曉煉曾建議,在G20框架設立一隻國際財富基金,將成員國部分經常項目盈餘投資到發展中經濟體,充當全球經濟復甦和增長的新引擎。這個建議不無創意,凸顯了中國在國際經貿事務的介入姿態。這是繼人行行長周小川年初提出特別提款權相關倡議後,中國拋出的另一國際合作概念。
( q. ^) ?- C: M! K8 X- O對這個倡議,無疑可以引起發展中經濟體的極大興趣,因為他們是受益方。但在發展經濟體與發展中經濟體共熔一爐,這麼一個G20的框架下,雖然彼此共室議事,但並非同心同德,南北對峙不會從中消失。因此當倡議看到受益方時,更重要的是倡議觸動了誰的利益,將貿盈大量投入發展中經濟體,誰來填美債這個無底深潭?此外,倡議亦有繞過美國控制的國際機構另起爐灶意味。美國這個最大發展國就不會贊同這樣的倡議。
; j) }' u$ o& i8 ?8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在國際社會看來,中國這一招或許是道義與邪惡的混合,主要視乎觀點與角度。中國的友方認為這是道義的行動,可以造福於窮國。但中國的對家、敵手,就會認為中國在施展稱霸陰謀。近期中國推動「走出去」被形容為「新殖民主義」,而中國不過是在歐洲、非洲、拉丁美洲包攬了一些基建項目而已,同殖民主義風馬牛不相及,從中可見國際存在的敵視情緒。內地有專家提倡中國版馬歇爾計劃,充滿戰略雄心,更可作為國外渲染的把柄。
% e  M4 P2 \* Rtvb now,tvbnow,bttvb不容否認,倡議亦基於中國解脫本身困局而生。眾所周知,中國存在難以解決的產能、資金「雙過剩」的麻煩。中國以主權基金或企業的形式,到海外投資都受到抵制。金融海嘯造成的信貸困難,雖然為中國提供了機會,但也強化不同經濟體防人乘虛而入的警覺。中國的倡議那怕包含善意,也易被利益受觸動的國家的政客妖魔化。
2 b% `7 d, Q2 @( l7 M# U從中顯示,中國解決難題的急迫,以致頻頻出手爭話語權,爭經貿版圖,摒棄早年的韜光養晦,恐防走向急躁冒進的極端。中國自詡最大發展中國家,由與世無爭的鎖國姿態,轉而與世有爭,恐怕國際尚難接受,須講究手法和進程。由此凸顯的問題是,着急推進會否欲速不達?中國用其經濟翻番的速度和心態,去處置「走出去」事務,很可能碰壁。
, Y# V( C9 ?! J4 O3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中國進取姿態被認為財大氣粗使然,但走出去的真正麻煩是,中國財技的修煉是否到家。其實,以目前現實而論,中國財技同其財力並不匹配,金融發展尚處初階,而走出去突飛猛進無疑易被搵笨。金融危機雖然因為內地開放度有限未「侵入」境內,但大企業或駐外機構,一直以來在對沖、衍生工具等方面損手不為少數,實體投資也以買貴貨為多,中投屢戰帳面屢蝕就是實例,財技同其心志頗有距離。
3 H4 C0 p2 l9 I很顯然,處置「雙過剩」儘管急迫,應謹守有理、有節原則。一方面使自身的外拓戰略,在國際上消除敵意,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雖然一直宣稱秉持和平發展理念,但就一直未能消除「中國威脅論」,可見困難不容低估,推進宜有所節制;另一方面為了保證外拓得到「有利」的效果,苦練「內功」必不可少,就目前水平而言,「走出去」不能打勝仗,豈非拿人民的血汗金錢「交學費」,不過餵肥了國際壟斷資本,何益之有?
咋日己逝,明日是迷,
面對今天,盡力而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