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期研究指出,由於歐美救市資金龐大,量化寬鬆持續,短期難以退出,未來G20成員國財赤將繼續上升。這無疑給各國經濟復甦的前景蒙上陰影,魯比尼等經濟學家均提出經濟復甦的質疑。因此,筆者認為全球經濟短期復甦(普遍預期今年底)難以樂觀。分析如下:
3 I q- {% t$ v* j4 M/ I p7 N. D+ Utvb now,tvbnow,bttvb
) |6 j- x1 i0 h1 v, b' v 新一輪泡沫危機正在醞釀
7 c- l3 j+ O+ t( k( h公仔箱論壇
, R# h8 T9 l! Y6 c2 n7 _ 首先,目前全球救市資金共計投入11.9萬億美元,約佔全球GDP的20%。各國因產業、經濟結構的不同和消費習慣、文化背景的差異,致使其救市資金的投向也各有差異,如:英美為直接注資金融體系,置換不良資產,改善股權結構與金融資產負債表,以確保其金融體系正常和有效運轉。而中國投資4萬億人民幣(槓桿效應實際拉動投資將超過15萬億),主要為擴基建,擴產能,拉內需。這些都是遏制短期經濟急劇衰退的極端策略,而根本改變經濟狀態的造血生肌,卻需要一個長周期過程,短期難以見效。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f6 M+ }5 s
+ T8 J2 y5 V' g 第二,由於中美同樣面臨實體經濟、產業結構重整與消費結構改善等問題,然而美國實體經濟恢復與中國經濟結構重整也非朝夕之功所能完成,且受到作業周期的制約,相關領域短期實際流入資金有限;而相當部分的流動性在短期投機衝動下,被釋入資產和資本市場,這也是今年以來全球股市和商品市場價格持續反彈的根本原因。全球資產泡沫已開始出現,歐美金融投機交易也再度活躍,惡性通脹跡象逐步升溫,新一輪全球經濟泡沫危機正在醞釀。5.39.217.76" A7 _; s, g+ X/ _: x
4 a, V9 @* d' v3 F9 y" g; o 第三,由於引爆本輪全球金融海嘯的核心問題(實體產業結構與經濟、金融結構嚴重失衡),短期內難以解決。目前各國所應用的策略均是治標不治本的短期策略。如:美國和歐洲屬於過度消費,本國實體產能短缺,卻要不斷釋出流動性,維持金融體系運轉循環,以刺激本土消費,恢復鞏固本土實體經濟基礎。而中國屬於產能嚴重過剩,經濟增長長期依賴外需,而內需消費嚴重不足。為避免經濟快速下滑,確保經濟增長目標,卻要繼續擴充基建、產能。在內需市場短期內難以全面激活或啟動,外需市場又面臨他國經濟結構性調整的擠壓,使我國未來的產業與經濟結構的調整,產業升級,增長方式轉變和產能平衡等方面都面臨巨大的挑戰。因此,這種短期資金導向所引發的反彈也是不可持續的,全球均是如此。 全球財赤將繼續上升 1 T0 E6 C7 h5 T |/ D* z& E
, Y4 Q& a5 ^9 l" [" l2 k"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第四,各國大規模救市和主要經濟體持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最終結果,就是大量舉債,並將財政赤字貨幣化。在全球經濟未根本企穩之前,各國的積極刺激經濟政策,就難以輕言退市,這就意味着全球財赤將繼續上升。剛剛公佈的美國首10個月財赤達1.27萬億美元(全年將突破1.8萬億,約佔GDP13.5%),其2010-2019年財赤將累計高達9萬億美元,其主權債務佔GDP比重將由今年的87%上升到明年的97.5%。另IMF預計今年G20國財赤佔GDP的比重也將升至10.2%,其中:英國和日本將高達11.6%和10.3%,均創二戰以來新高。持續高漲的財赤,一方面加重財政負擔,提高惡性通脹預期,一旦爆發將再次重創全球經濟;另一方面將對各國政府主權信用和金融穩定帶來嚴重衝擊,英國政府實施第二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後,已被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以「債台高築」為由,將其AAA主權債務信用展望由「穩定」降至「負面」。同時各國為改善資產負債表結構,將謀求以稅改或加重稅負的方式平衡自身財赤,亦將對消費需求、實體產業和全球經濟復甦帶來衝擊。
, `2 g! F9 r4 s2 L3 _5 C$ A: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0 `, O8 p+ S7 @) d
由上分析可見,由於全球經濟正處在政策效應的拐點,即:經濟政策的負面效應或是貨幣政策的雙刃利害正在顯現,未來形勢極不明朗,仍存在很大變數。因此,全球經濟短期內難以復甦,各國仍須積極致力於自身結構性根本問題的解決,以確保全球經濟早日復甦和持續、健康、穩定的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