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未言立法先加強私隱教育

政府就修改法例加強保障市民私隱徵詢民意,包括把部分破壞私隱的行為刑事化,以及把個人資料「分級」,把指紋等生物辨識資料,列為需要接受較強監管的敏感個人資料等。近來圍繞校園驗毒的私隱爭議鬧得沸沸揚揚,提高了市民對私隱法例和執法的關注。公仔箱論壇/ H7 O7 R7 y2 ?, m

# g- U) D( j4 ^$ S2 i9 U8 ~公仔箱論壇  按本港法律及普通常識,都預設未成年人思想不夠成熟,未必懂得保障自己最佳利益,需要家長和監護人代行。學生吸毒,違法又嚴重損害健康,校園驗毒是為保障學童,但有意見認為,根據現時法例,即使家長同意,學童也可以基於保障私隱而拒絕接受抽驗,或者可以拒絕把驗毒結果告知家長,不少教師和家長質疑是否「私隱大過天」。事件惹起的爭議,益發警醒社會,要極度小心處理以立法加強規管保障私隱的問題。0 ^% ?* a+ U& Q

: C" \6 T$ g+ e1 v: _4 M5.39.217.76  須保公益兼防擾民
1 `$ y7 Y: _/ \5 b3 D" u: O. o5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D1 ~, o+ @) Z0 g* V* t
  政府昨日發表的諮詢文件,也提及需要平衡保障個人私隱資料,和其他社會利益及個人權利,甚至表明不應該讓私隱保障削弱本港的國際競爭力和經濟效率。針對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希望擴大權力和加強規管的一些建議,政府顯然有中間落墨的味道。
2 w8 D: }) z2 [4 s8 a$ f. _5.39.217.76公仔箱論壇9 {/ |! c5 w7 V, z# j. S6 X
  最惹市民關注的是,有建議提及,把所有違反保障資料原則的行為刑事化。要是推行,首要引起關注的會是擾民的憂慮。現時機構和個人違反私隱保障原則行為,並非罪行,只在收到私隱專員發出「執行通知」要其中止有關行為,卻依然故我,才算刑事罪行。% M  D; o+ v# \/ }
1 B3 o) F8 g0 W5 P- B: q
  以最近有私人機構套用僱員指紋作上班記錄為例,收到私隱專員公署的執行通知後,才知道這種做法可能牴觸私隱條例,急忙改變,不致「知法犯法」被檢控,如果落實諮詢文件的建議,公眾就會有疑慮,將來會不會有未經私隱專員警告,已經可以被檢控的可能?
  ~! A* x. g, _4 r+ u公仔箱論壇$ [2 J4 E( h: R0 }3 n
  社會上對私隱的概念仍有很多模糊之處,不像偷竊或傷人,大家都有清楚明白犯法的界。很多牴觸保障私隱的行為,是在生活小節和公司日常運作中不經意地發生,造成的損害也可能相對輕微,如果提出刑事化,就要先考慮會不會矯枉過正,導致很多機構和市民跌入法律陷阱,或導致大家顧忌多多,「斬腳趾避沙蟲」,癱瘓正常運作。5.39.217.76- R: M' U3 W7 G5 R& B: b0 L3 @$ Y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 K- _. v8 O7 `" q6 E+ ~
  箍得太死難轉彎補救
8 ^+ J5 q4 {2 p* `* V7 l
& f' N- S* b3 k* P- k! w5.39.217.76  相對而言,另一項建議,即未經同意而披露他人私隱資料以牟取利益或作惡意用途,列為刑事罪行,就有較多的討論空間,原因是不但涉及個人利益,也可能對他人造成很大滋擾甚至傷害。雖然這樣,也要考慮現行有關「不誠實使用電腦」等法例,是否已經足夠對付,還是要另立新的法例。
  K6 `' j, Q( `3 G$ y: K
1 h6 l2 W; I  Q  Z! j: L  任何立法規管,都要非常小心,考慮其利時也須顧及其弊,避免因為漏洞和副作用,出現擾民現象,甚或損害市民的其他正當權利和社會的順暢運作。如果立法箍得太死,之後才發現副作用嚴重,到時要再轉彎,並不容易。
0 [. Z$ \9 Y, o8 l: q公仔箱論壇
( c. l3 }+ I4 K. dtvb now,tvbnow,bttvb  在保障私隱資料方面,香港現時的做法已經跑在亞洲前列,官方和民間對私隱專員的建議也非常合作,顯示在目前法例下,加強教育宣傳也可以收到良好效果,而加強立法,是應該在充足教育後,才用到的招數。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