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日前公布十五至二十四歲的青少年失業率創出自兩年多的新高,失業人數高達四萬三千人,情況令人擔心。昨有機構舉行大型招聘會,有應屆大學畢業生表示,寄出近三十封求職信,但仍未獲聘。她坦言,「甚麼職位都不緊要,最重要有工做。」
3 S" p7 k6 D3 l0 y, n! f- b3 j1 ytvb now,tvbnow,bttvb9 p, ~0 U: @/ d! g
香港青年協會昨舉辦「青年就業博覽」,錄逾一千人次入場,現場有十二間工商機構設置招聘攤位及即場面試,另有四十六家公司提供二千個職位空缺,當中有九成職位屬全職,五成七的職位要求中五或以上的程度。職位主要是飲食業和市場推廣的前工作,月薪介乎五千至九千元,最低月薪是一份小學生補習老師,要求中七程度,月薪只有四千元。
& C' `* k7 `4 t3 J7 K2 [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U; R* J5 r7 o6 |& M8 M& {+ x
昨早的人流不多,青協督導主任鄧良順表示,反映出求職者都比較慢熱。但他提醒招聘會可讓青少年一次過應徵不同的職位,青年人不能輕易放棄每一個機會。經濟不景下,僱主聘用人手時都變得保守,故青年應調低求職期望,以累積工作經驗及保持競爭力。若薪金未符合期望,可先選擇自己有興趣的工作,將來再找更理想的工作。他亦指,初出茅廬的青年很容易因為找不到工作而失去信心。
* ^, [" s. ?( @$ T2 z5.39.217.764 U! o8 e$ H( c2 v9 C
廣州暨南大學應屆畢業生袁小姐坦言,「回港求職後始發現自己的英文水平根本比不上,大大減低自己的競爭力。」袁小姐更花費二萬元,報讀一些英語課程進修。她指已寄出逾三十封的求職信,但只獲得四家公司的面試機會,她表示,已不敢將薪金要求定得太高,要求七至八千元,更指甚麼職位都會試,最重要是獲得工作機會。tvb now,tvbnow,bttvb$ Y) Y1 F- F4 g4 @- J+ H
5.39.217.76. v! n1 I) n9 u" K' N% _3 j
浸會大學應屆畢業生王先生指,由於自己修讀地理系,所以合適的職位不多。而自己亦已申請政府推出的大學生實習計畫,並寄出五十封求職信,但仍只有面試機會。不過,王先生坦言不擔心,他相信若降低自己的工作要求,不怕辛苦就能找到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