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崛起:疑問與選擇

中國能否避免泡沫式的崛起、赤字式的崛起與零和式的崛起?& D; u" i# ~+ V) _& A) e

8 Q1 _. ~% U2 h5 n! c% utvb now,tvbnow,bttvb
總理2003年12月10日在美國哈佛大學演講時提到中國將走“和平崛起”的道路,這是中國政府對世界的一個重要承諾,也是中國今後一個重要的戰略工作思路。中國領導人敏銳地注意到“人多、不發達”的中國要發展,如果是採取資源消耗型並且嚴重依賴外部市場、外部資源的模式,就勢必與其他國家發生嚴重衝突,必定會走到老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舊路上去;綜合當今時代的趨勢和國際社會的種種內在、客觀的制約因素,這樣的崛起即使能夠僥倖“沖頂”,也不會是持久的,甚至是會立刻盛極而衰。因此,要注意採取內斂的姿態,走集約式、注重內延擴張的崛起道路,從而實現“和平崛起”。
' \4 L; G6 N% ?+ @! W0 l( Ntvb now,tvbnow,bttvb崛起而不稱霸,儘管按現實主義者的邏輯是一個很難實現的狀態,但霸權國過度地擴張而導致衰落也是一個不爭事實;此外,未來的國際社會是否能容忍一個霸權國高高在上也是一個疑問,而爭霸時的血雨腥風也不符合日益深入世界人心的和平、人道等普世價值。所以,“和平崛起”在□□□的講話中是指不稱霸的、內斂式(即避免“資源消耗型”的發展和“嚴重依賴外部市場、外部資源”)的崛起。
* P+ M1 v/ D/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不過,“不稱霸”只是一個模糊的、籠統的目標,過度“內斂”的發展也不太符合當今世界的發展規律和發展潮流,而“和平崛起”只是事後的一種狀態,一種期待,和一種單方面的承諾,可信度有多高誰也說不清。所以,如果要對中國的崛起作一個明確的、可操作的限定,“建設性地崛起”的提法似乎比“和平崛起”更恰當。從當今國際社會的性質和趨勢來看,沒有建設性的觀念和行動,也難以保證“和平崛起”。
0 F8 n1 v4 u! y: c. Z0 ]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2 N" V/ X. L$ V- F
什麼是“建設性地崛起”

2 Z2 E' r7 ^7 [. O0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國家如何崛起,受制於其所處的全球社會整體的、深層的態勢。那麼當代全球大勢是什麼?首先,國家間利益的相互依存程度不斷加深;其次,國家間的競爭由爭奪自然資源為主轉向以制度與科技創新競賽為主;還有,和平、人道等普世價值日益深入人心。“建設性地崛起”這一概念,正是基於當代全球變化的事實和趨勢。成功的企業家贏在能把握趨勢,一個國家要成功、和平崛起,就必須吃透時代趨勢,並提出建設性的思路和方略。公仔箱論壇! e; h* n$ S) ?" O
“建設性地崛起”,簡言之,就是要以持久的實際行動對外發揮建設性的負責任的大國作用,來告訴世界你的崛起將會給世界帶來什麼,同時對內從制度到觀念進行建設性的變革以確保崛起的質量。  對外來說,就要對世界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有積極、正面的巨大影響力,更多地分擔“全球責任”,並爭取對人類文明進步有原創性的貢獻;在利益、資源的國家互動關係上,應當追求共贏,而避免零和式的結果;對內來說,這種崛起要建立在社會全面變革創新的基礎上,並且注重“崛起的質量”。所以,“建設性地崛起”的關鍵詞是:進步、責任、共贏、創新、質量。5.39.217.76' B4 K+ Z# H4 E( |/ A5 L& }
世界級的“崛起國”也應當是國際新潮流的倡立者和積極實踐者。當年英國之能崛起,不僅僅是因為它的海軍力量強大,更因為它也是時代潮流(市場經濟、財產制度、權力制衡、科技革命等等)的倡立者和積極實踐者。美國之能在20世紀中葉崛起,也和它積極推動國際新制度(聯合國、世界銀行等等)以及它在西方陣營中的意識形態影響力有很大的關係。5.39.217.76, p( D" V  |* y, s! K* e  z7 e
擁有先進的制度和廣泛的觀念影響力,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建設性崛起。目前中國能夠影響世界的主要是經濟、市場方面的資源(一定程度上還有安全方面的資源,例如中國支持朝核六方會談就是為有關國家提供安全援助),而非觀念、意識形態方面的資源。所以,中國崛起仍然是一個遠未實現的目標。# n8 `' b: V( q9 I
“建設性地崛起”也不能僅僅停留在借鑒過去大國崛起的經驗教訓上(如同某些學者“給中央上課”時提到的那樣)。時代在發展,世界在變化,一國崛起必須順應時代趨勢,具有時代特性。誠然過去有大國過度擴張而陷入窘境的情況,但過度注重內斂的崛起在當今全球化時代是難以做到、也是沒必要的。區域性市場、全球市場都在迅速的發育之中,一國的發展應充分以世界為腹地,而不是囿於歷史教科書而自我設限。過度注重內部市場的一個延伸推論,可能會是我不搶你的市場,你也不許進入我的市場,這就倒退到馬克思所說的“民族隔絕”狀態。事實上,當今國際社會的“社會性”日益增強,就國家利益而言,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又如跨國恐怖主義、核武和生化武器擴散、種族屠殺等等,也都逐漸具有了國際社會的“地方治安問題”性質,需要全球共治。所以,相互依存是當今時代的特徵和趨勢,我們沒必要忌諱“對外依賴”,關鍵是如何參與建構一個共贏式的相互依賴機制,而這正是一種積極的、建設性的態度。  “建設性地崛起”,還表現在對崛起所需實力的考量:它應當是非封閉性的、制度性的。一國的實力可以在本國,也可以在外部;它既是物質性的,也是觀念和制度上的;它既部分地來自威懾,也越來越多地來自於認同、認可。
/ N0 ]% ]9 p  `1 `6 }2 }-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通過發揮建設性作用來崛起,中國將崛起為一個什麼樣的大國?在追求崛起的過程中,中國如何定位自己的國際角色和行動準則?“和平崛起”只是自說自話,別人仍然不清楚中國會幹什麼;對於中國來說,“和平崛起”也是一個模糊的缺乏操作性的目標。因此,我們應當更具體一點來解說、規範中國的崛起。
9 ^" B4 Z: h3 }) h! H  e! s" K公仔箱論壇過去中國自我設定自己是國際社會的“體制外”的不合作者,自外於世界潮流,甚至認為自己處在文明發展的巔峰因而是水深火熱的世界的“拯救者”。其中最大的教訓是浪費了大量時間,最大的受害者則是廣大的人民。
5 {+ z$ Z4 Y$ O1 q3 J0 b一場大夢醒來之後,中國開始了積極融入國際社會、做正常國家的進程。中國的國際政治觀念也從孤獨的憤怒、尋求戰略對決轉向和諧共處、和而不同。當然,“和而不同”是中國人對新國際關係規範和新國際政治文化的一種解說和期待,但不是唯一的原創觀點,因為西方人也早就有“多元共存”的觀念,並且這個觀念也適用於他們的國內政治,而我們的“和而不同”是專門用在對外關係上。其實,“和”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導向殘酷搏殺,這不僅是中國要對外倡導的國際政治理念,也是中國應當建立的一種良好的國內政治生態。中國要崛起,國內的政治文明當然也應當是先進的。% H* A8 m, p) h* m& \4 ]
中國在崛起過程中,應當在世界上積極倡導建設性的觀念,並且注意自己的“形象設計”。為了“和平崛起”,除了“和而不同”,中國還應當積極倡導“負責任精神”。以一個建設性的、負責任的、受歡迎的形象崛起,這才是符合時代趨勢的崛起之道。tvb now,tvbnow,bttvb' V6 \: d  D0 j5 L: ]2 v5 Y
“負責任”,就是要根據自己的國力,逐漸在周邊和世界上成為一個“公共物品”(如經濟繁榮、安全、和平)的積極提供者,更多地承擔“全球責任”。我們要通過“負責任”,進一步提升中國的國際公共形象,成為國際政治先進理念的“形象代言人”,讓“近者悅,遠者來”,使中國成為國際體系中一個有實力也有感召力的重要參與者。中國近期相繼對剛果(金)等國派出維和部隊和醫療隊,向阿爾及利亞派出緊急救援工作隊,積極參與和推動國際多邊合作等等,表明中國越來越重視自己的國際公共形象。中國要爭取做大國,而且是要做負責任的大國,那麼就必須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國際形象,一點一滴地積累自己的國際威望。
" K" [" x; O9 K# ?' J, G( x當然,在分擔“全球責任”方面,我們還有相當多功課要補,要有更多與我們“崛起中”的身份相一致的國際公共行動。目前在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方面,中國仍給別人一種不積極的印象,與其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身份不相稱;對於落實一些國際性的政治、經濟、生態公約,中國也沒有進入榜樣國家之列;而SARS疫情爆發之初一些不透明、反應不靈敏的做法,也給外界留下了不良印象。中國要在世界上做“負責任的大國”,首先必須對自己的人民負責任。5.39.217.76" q& q4 F: k- o* [" G* a. s& K$ n
當然,我們也要肯定中國近年來的一些積極變化,至少中國正在積極學習和練習如何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積極加入各種國際公約和各種國際多邊合作體系,同時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全球治理方面的態度也轉向積極。2002年11月,中國對有關伊拉克武器核查工作的1441號決議投了贊成票,投票支持與聯合國憲章第七章(對和平之威脅、和平之破壞及侵略行為之應付辦法)相關的國際干預行動決議,這是中國自1971年恢復在聯合國席位以來比較少見的舉動。此外中國政府在經歷了SARS疫情爆發之初的遲鈍之後,迅速行動起來並與世界衛生組織協同行動,都表明中國願意以“負責任大國”的目標自我校正、自我約束、自我激勵。
& I8 ]) m% f% o! E5 `3 ~; X6 g0 Z$ a1 {4 [& j" Y5 M' ~
非零和的崛起
公仔箱論壇4 D4 ]0 @5 z) ?; M1 a3 r
關於中國崛起的後續影響,以及中國崛起後將如何“參與”世界,外界有許多猜測和疑慮。問題歸結到一點:中國的崛起是不是零和式的,中國的崛起是不是要通過其它國家的利益被能量巨大的“中國黑洞”吞噬來實現?中國崛起之所得是否是他國利益之所失?
6 m2 @0 v$ H* W4 T$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美國學者約翰米爾斯海默曾撰文說:“一個富裕的中國將是一個決心獲得地區霸權的侵略性的國家──不是因為一個富裕的中國將具有邪惡的動機,而是因為任何國家為了生存而使它的繁榮達到最大限度的最佳辦法就是統治世界上它所在的地區。”亨廷頓也曾經指出: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美國和蘇聯,在經歷高速工業化和經濟增長的同時或在緊隨其後的年代裏,都進行了對外擴張、自我伸張和實行帝國主義。不錯,這些都是歷史事實,但歷史是否總是在循環?而國際社會的形態是否總是靜止在19世紀、20世紀?總的來說,國際社會的新形態、新規範雖說並沒有完全確立,但至少是在不斷生成當中,舊的歷史規律未必是未來的宿命。在新的國際規範和時代潮流之下,一個國家的崛起有可能走與歷史陳規所不同的道路。事實上,日本在二戰後的重新崛起,走的就是與它第一次崛起很不一樣的道路。
  P7 ]( J9 E! }' j- V. R- P更加富裕、穩定的中國可能使其他國家也變得更加富裕、穩定;更加民主、進步的中國也可能帶動其他國家一道提升文明層次;崛起了的中國也可能使大多數國家獲益。中國政府提出的“睦鄰、安鄰、富鄰”政策,表明的正是這樣一種觀念和決心,並且還以正式的國際條約義務和正式的雙邊、多邊合作行動加以確認和落實。當然,如何把上述那些“可能”確立為現實,確實有待於中國自身政治文明、政治修養的提高,以及國際社會民主化格局的形成及其制約。現在有句流行的政壇語言──“歡迎大家監督我”,希望崛起中、崛起後的中國也有這個雅量,自覺服從國際社會的公共規則和普遍道義,而不是拒絕監督,和奉行目前國內那些憤怒而狹隘的民族主義者的“征服世界”的“方略”。
' X' t. m$ J; r+ J- {3 ?當然,中國的崛起還要面對一個現實的情況: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以及與強大的西方國家群體。我們必須理解崛起的動態性:你在崛起時別人就在睡覺嗎?那麼面對強大的西方陣營我們如何還能“和平崛起”?筆者認為可以走和而不同、不同而和的“大家庭之路”,即擴大雙方“共守的規範、共享的理念、共有的利益”,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崛起過程中與它們的摩擦。中國的崛起,不是要壓倒、控制其它國家,而是在世界上多了一個建設性的、有能力負責任的大國。
- r1 C7 j" y" Y3 T當然,中國確實要認真對待崛起過程中與他國的利益摩擦問題,新的大國的崛起也確實會客觀地、結構性地帶來一些波動。但是,國際社會的進步、人類文明的進步、國際社會的約束、國家的自我約束,仍然是一些可以期待的變量,來促使血雨腥風式的、零和式的“大國崛起”劇情不再重演。
2 a( H" E8 |' I' G7 [: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9 y* I) M7 x) q5 |
關注崛起的質量

" L, ^) {7 R! h. p2 {3 ?. `6 D# _5.39.217.76我們必須看到,中國目前只是處於“崛起中”,並且我們還要認真關注我們的“崛起質量”和“崛起之所失”。首先,中國崛起進程目前的主要引擎是經濟或“物質文明”的增長,而即便是經濟增長的品質也容樂觀。中國的GDP 增長速度靠的仍然是外國投資和預算支出,以及政府領導下的統計局工作人員的辛苦“操作”,並且這種增長在地區分佈上也是極不平衡的。其次,在世界經濟中不能說中國沒有影響力,但這種影響力仍然是低水平的,在市場體制、科技、金融、品牌、管理、跨國經營等諸多方面,中國仍然處於弱勢和不發達狀態。此外,收入分配在地區、城鄉、階層方面的懸殊差異,也使中國的社會利益關係也一直處在嚴重的風險籠罩之下。
- j1 {; `% K; L( P9 W0 v9 K. n5 k- @0 X在上述情況下,我們不僅要提防泡沫式的崛起,而且要負責任地應對崛起過程中的國內震盪。
. E( T& B! b" _tvb now,tvbnow,bttvb在一次座談中有人提到“中國目前最緊要的安全問題是什麼問題”?筆者起而答之:食品衛生安全。在傳統的安全觀念中,國家的安全是極其彰顯的,而人的安全與人類安全則是被遮蔽、被忽略的。人民是國家的具體體現,與人的日常生活、基本權利有關的種種安全(如治安安全、在路上無證行走的安全、工作崗位安全、私人空間安全等等)乃是極其重要的國家安全,並且是最貼身的國家安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常常沒有安全感,國家又如何談得上真正崛起?2003年中國的經濟規模在世界上排名第6,而人類發展指數排名第104,這怎能不讓人懷疑我們的“崛起質量”?
5 M) m; }3 S+ J; d9 btvb now,tvbnow,bttvb我們還要關注“崛起的赤字”。中國目前在環境、能源、倫理道德、生活品質、社會利益關係等方面所出現的種種問題,都是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有所得之外的“有所失”,而非理性、本質上和帝國主義模式是一路的狹隘民族主義情緒的抬頭,也是我們的一個“政治赤字”。外界對中國未來的“帝國主義”猜想,也正是建立在國內矛盾過度突出、資源消耗過度而要向外轉移矛盾的邏輯之上的。我們必須看到,狹隘的零和式的地緣政治小聰明,以及任何可能導向大型軍事集團之間對抗的政策主張等等所謂的“崛起謀略”,都是與時代潮流相逆的。$ ^9 ^& w3 b% H, F% p
我們還必須看到,我們粗放型、資源消耗型的崛起之路,正在同時讓我們自己和外界深感憂慮──我國目前已成為煤炭、鋼鐵、銅等世界第一消費大國,是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石油和電力消費大國;我們的水資源、土地資源、環境質量也面臨嚴重短缺和退化。這樣的低水平、消耗大、環境赤字大的崛起之路將會很不穩定,乃至可能中斷。同時,如果我們的資源和環境日益退化,我們也可能“不得不”走上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歷史老路。
) N( N. ?) q' t! F實事求是地說,中國的13億人口與其說是一個優勢,不如說是一個負擔,這不僅是使政府領導人夜不能寐的客觀現實,外界也視為一種威脅。2002年,中國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為1927萬噸,居世界第一位;此外,中國的風沙還大量出口──世界如何會歡迎和接受這樣的“崛起”?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h, \/ C1 @4 j# F+ W
總之,我們要警惕泡沫式的崛起、赤字式的崛起與零和式的崛起。要做到在最後結果上“和平崛起”,我們有許多事情要做,有許多弊端要革除,有許多歧路要避免。筆者認為:和平崛起也許可能,但相當困難,為此我們要付出艱苦的努力、投入十足的變革勇氣,並持有足夠的耐心和雅量,去爭取實現這個對中國、對世界、對人類都有好處的目標。
& e3 T) R, o% g5 [此外,我們還要認識到:從歷史的長時段來看,我們是在艱難地崛起,而不是在“復興”。關於“中華振興”和“中華復興”這兩個概念,我認為前者更為準確和妥當。“中華民族復興”這個概念有許多歧義:你要復興什麼?復興到何種程度?是不是要重新建立天朝體系、恢復舊日版圖?你的復興目標是“中華帝國”嗎?本人更願意使用“振興”這一概念,我不認為中國過去的文明形態、制度形態和人權形態有多發達,老祖宗留下來的能令我們自豪的東西實在太少了,我們也沒有必要把唐宋或康乾時代浪漫化(那些時候的政治依然是黑暗的、人性的基本麵包括君臣關係和兩性關係都是扭曲的、人的權利和生活質量是極其低層次的)──中國文明、中國社會、中國人從過去到現在,一直走的都是一條艱難的上坡路,不存在什麼“U 形起伏”,不存在要“復興”什麼。
1 N2 C( `4 u3 z5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