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超越統獨看人民幣


+ w: U2 t5 M) e6 N6 k  c9 A1 y5 ^$ Wtvb now,tvbnow,bttvb現在有關中國的話題,往往令人驚異。譬如,大前研一竟說,45年後,中國經濟規模將是日本10倍。又譬如,劉兆玄向國外媒體透露,台灣未來可考慮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存底。此說雖未獲央行支持,但人民幣的「潛能」已引發無限想像。
8 Y+ `# {8 V0 q7 Q  N; v2 W2 }% ~5.39.217.76
0 y8 S' c# J* ^  Otvb now,tvbnow,bttvb的確,關於中國發展的未來圖像,或因為與現實仍有遙遠的距離,有時顯得不太真實。但前面兩個例子的發言主角,一是趨勢專家,一是政府領導者,總不能說他們所言不過是興之所致的「寓言」!
7 E: i0 Q& j' P2 C& i: Jtvb now,tvbnow,bttvb
4 Q0 l% w) \# R大前研一的預言,尚有待時間考驗。而劉兆玄的說法,算是一種政策方向,雖未必真會兌現,但透露出某種施政判斷。不過數年前,人民幣在台灣還帶著強烈的「匪區」意涵,竟然如今已是外匯存底的考慮幣別之一。人民幣至今仍被高度管制,並非完全自由流通的國際化貨幣,但劉兆玄顯然是窺見了某種趨勢,向國外媒體發言不會無的放矢。
0 h- O  p% F& Y2 b- ^7 O) T6 M2 b: a5.39.217.76
0 B! L& @) O! P不論是大前研一或劉兆玄,他們談到的中國都反映了一個難以忽視的主題:中國大陸崛起不是新聞,但其崛起的速度和影響力的程度,還是令人難以掌握。過去的經驗法則可能不管用了,台灣要以新思維因應對岸這種高速的變化。
' i* _2 F# S! y/ d6 E  b5.39.217.76
! _) T! s/ a* U$ y) n& z/ o5.39.217.76台灣面對中國大陸的思維包袱十分沈重。因為多年冷戰對峙和反共教育,以及其後的統獨認同分裂,台灣人看大陸,容易陷入傳統的框架內去思索,故有時可能在錯誤的資訊下做出決策。例如民進黨誓死抵制ECFA,而執政黨對某些兩岸合作議題又有些一廂情願的想像,這些都是統獨思維的產物。
, {2 y4 k: Q) Y/ C- Y* Q3 [( N 6 g/ b/ g; x: ~8 ]" E0 e8 S. P/ _
中國大陸在鄧小平啟動改革開放後,僅僅花了30年時間,就一躍而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預期明年即將超越日本。下一個30年,中國的發展如果仍舊順利,可能將成長為國際間的強勢領導者之一。到那時,台灣必須考慮應對的難題,又豈止是人民幣與外匯存底的關係? , N/ O5 t0 e- I

- y  _- r; w" L4 j公仔箱論壇人民幣納入外匯存底,不管是否變成政策,指標的是全球趨勢及兩岸關係的變局。這個議題超越統獨辯論,台灣不能不預先思考審慎判斷。 tvb now,tvbnow,bttvb2 S  r. j. ]( N9 }( s
公仔箱論壇+ N7 I$ H% K0 Y& u! b  z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