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高科技社會的風險意識

知名電腦品牌戴爾公司,其台灣網站連續出了兩次狀況,而且一次比一次離譜,演變成嚴重的消費糾紛。但這個問題,不只是是消費問題。 網站上的標價,應視同商業契約的一部分,而偏偏網路上可以在瞬間湧入大量訂單,因此標價錯誤將會為企業帶來嚴重損失。對於消費者來說,既然企業已經標價,就應該按照標價出貨。但對企業來說,消費者利用企業的網路系統疏失,進行大量下單動作,又可能違反單純的契約交易行為,所以戴爾公司對這兩次網站標價錯誤遲遲不願認賠出貨。基本上,這些糾紛還是和網路消費的風險和規範有關。 簡單地說,類似這種因為標價錯誤而造成的消費糾紛,如果不斷發生,將破壞電子商務的信任機制,從而自根本上破壞電子商務本身,對企業和消費者都不是好事。其實,企業在利用網站進行電子商務時,就應該知道風險可能及相關的法律責任。內部的控管機制如何避免標價錯誤,萬一發生標價錯誤時,應該如何釐清法律責任,如何和消費者協商等,顯然戴爾公司在這方面還不及格。 「高科技,高風險」這句話我們常聽到,不外是提醒一般人,生存在高科技社會,使用高科技設備,可能面對的高風險。而身為高科技公司,應該比任何人更知道科技所帶來的風險。電子購物網站可能會出錯,網站可能會被駭客攻擊、竄改,網友也可能利用網路的疏失大量下訂單……,這些都是常見的風險。在這次的消費糾紛裡,顯示廠商沒有事先好好準備因應風險,以致於事發後左支右絀,進退維谷。 據說,戴爾公司的伺服器是外包給印度,但不管如何,科技公司對科技的應用尚且如此,更何況在層層轉包之下,法律責任糾纏不清。這不禁讓人聯想到,標價錯誤可以發現得到,但有多少看不見的高科技「錯誤」隱藏在我們周遭?從稅單、帳單、醫療處方到交通運輸系統?任何出錯,可能後果比金錢損失更嚴重。想到這裡,讓人心驚膽顫,台灣確實還要加強高科技社會裡的風險意識!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