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411070027.aspxtvb now,tvbnow,bttvb' U5 ]( m! C, N# ^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紐約6日專電)美國副總統賀錦麗今天宣布接受敗選,自覺意外慘敗的民主黨在白宮與國會雙輸,年邁的總統拜登拖累、賀錦麗自身條件不佳、民主黨大老欠社會連結等都成為被檢討的戰犯;面對川普回歸,民主黨需釐清民粹與菁英主義,民主價值與顧飯碗之間的平衡。tvb now,tvbnow,bttvb: @* }; W3 |5 U# d
S; G; I0 y$ B; E; l- n9 Otvb now,tvbnow,bttvb拜登(Joe Biden)政府執政期間,美國總通膨超過歷史高點,烏克蘭與中東爆發戰爭,中國強勢挑戰美國全球政經地位,選民質疑民主黨的經濟政策與國家方向,用選票做出選擇。不過選前早有跡象顯示今日敗相。
3 Z3 T: x5 D6 w2 H'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 E+ \3 o4 |9 X$ R
支持民主黨的美國自由派媒體選前仍認定賀錦麗(Kamala Harris)將勝選,但黨內資深策士一週前已明示,較有信心的搖擺州藍牆3州民調長期無法勝出,結果可能全盤皆墨。5.39.217.76' G/ Q$ P$ a$ W
9 S! Y5 O( {6 W1 mtvb now,tvbnow,bttvb在搖擺州尋求連任的民主黨資深聯邦參議員凱西(Bob Casey)與鮑德溫(Tammy Baldwin),競選廣告轉向支持川普(Donald Trump)政策,在賓州與威斯康辛州引起議論。
2 C/ d. A9 J/ e+ X$ @( E8 _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 M6 ~! g# C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洛杉磯時報(LA Times)與今日美國報(USA Today)等長期支持民主黨的主流媒體,破例不表態支持特定候選人。
- M8 s3 Z& j. m% l8 o" D5.39.217.76& Z2 c7 ]4 Z! T. P. u+ ~
如今選舉結果一如選前各種跡象預料,而非自由派媒體的民調所言,民主黨輸了總統普選票,國會兩院皆失,資深聯邦參議員布朗(Sherrod Brown)在俄亥俄州敗北,賓州的凱西些微差距落後要求驗票。大批政務官將搬離華府聯邦政府,國會也將大地震。公仔箱論壇: Y, i8 x* t; z* |( l4 [
/ `9 v+ R4 m s2 Z. l, }: O; T5.39.217.76長期厭惡川普現象,嘲弄川普支持者的民主黨菁英,如今被迫接受當前美國民情猶如1980年代初期的雷根(Ronald Reagan)時代,川普親民且接地氣,多數人買單;經濟情況則像1992年柯林頓(Bill Clinton)擊敗老布希(George H. W. Bush)的口號「笨蛋,問題在經濟」,民主黨必須正視川普主義氾濫與中產階級失落的長遠影響。tvb now,tvbnow,bttvb2 Y2 J6 E" l0 g, F, K9 z
4 b7 o3 ^- D' B. M, f
民主黨高層全力輔選結果未如預期,一夜震撼後還無法清楚檢視敗選因素;仍是副總統的賀錦麗遲至選後隔日才承認敗選。
$ x$ W; |; {- S9 Z6 t, A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P. {2 B4 A& V+ g1 q
政治網路媒體Politico分析,選民希望知道賀錦麗要把美國帶到何處,但她拒絕與過去4年執政表現劃清界線,拜登的經濟政策與領導能力是民主黨最大弱點,她也猶豫作出區隔,明白指出擔任總統要怎麼做,僅提出願意提名共和黨籍人士入閣的說法。
* _9 w9 K6 }! T/ B2 {3 D: {' [公仔箱論壇5.39.217.76, f% N/ S4 x' {4 v% u
曾經批評賀錦麗閃躲問題的民主黨資深策士艾克塞羅德(David Axelrod)在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說:「講白了,種族主義在今年選舉具有吸引力,美國不僅存在性別偏見還有性別歧視,但這不是賀錦麗落敗,川普回鍋的主因。」
; X" w* N: v( }. xtvb now,tvbnow,bttvb
) b$ r$ R5 J [# l/ ^( b無論如何,川普競選團隊已準備政權交接工作,重要內閣人選選前已浮出檯面,美國與全球都將迎接川普2.0到來。tvb now,tvbnow,bttvb$ b g$ L2 w9 J, B
e* V* Q$ V' s. _ h3 Y"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長期批判川普的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指出,川普時代最終不是只有4年,如果做完新任期,將是完整的12年。他長期佔據政治舞台中央,就像小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總統和雷根,終究這是「川普的美國」。(編輯:陳承功)113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