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馬來西亞] 慕尤丁的歪理!

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首次会晤七大华团领导人,聆听华教界的心声,却当面否决承认独中统考文凭及拨款资助独中发展的两项建议,这种态度实在不可要领。
* a) m4 q' h% T, w5 J  H慕尤丁非但坚决说政府不会承认独中统考文凭与资助独中,因为华文独中与国家教育政策不符。“与国家教育政策不符”,这是一句“政治不正确”、“不爱多元族群”的偏激之语。国家进步的前提乃是教育的崛起,一个忽视教育的国家是怎么可能有未来?而这场“聆听”华教心声的会议,除了有宣传效果,这种“聆听”果然无法达到任何成果。这何来催生一个官民平等对话的渠道或平台?
+ ?' h+ r. \. O& U: P5 l
; ^. `. w: o  s6 R5 `" F& N' e不难发现慕尤丁有意淡化母语教育权利,从而让他在此事件中逃之夭夭。这种在政治底线上一泻千里乃至干脆拒绝的作法,难道真的就符合“多元”与“宽容”或者是“一个马来西亚”的原则吗?依我看来,“多元”显然不包含那种压制其他族群利益的政策。如此以来,这又谁的政策?这只是就当时的政府,不惜采取强硬政治手段所留下的硕果而已。在人权高举的时代,他绝对不会单纯到将独立中学的问题,当作是纯粹的华社问题而已吧?; \# C2 ]$ S" \" J
公仔箱論壇' v3 q; G" [* j
因此,我完全不能同意慕尤丁的立场,或者应该说是政府的立场;否则,那样推导下去的话,一句“不符合国家政策”就可以撇清政府的责任,那贪污呢?还有林林种种的恶法呢?还有那些以马来人为主的学府呢?当然,这是一种可怕的价值紊乱和价值虚空的借口。这样没有水准的教育部长,你总不能怪我把他妖魔化。你若要坚守着这一种政治底线,或许在当年可以飞黄腾;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今时已经不同往日。5.39.217.76! O1 x7 w: e% Y2 t
tvb now,tvbnow,bttvb5 r/ m8 [. p9 E) J9 u
另外,对于慕尤丁说道如果独中还是坚持要独立自主,政府就无法提供经费资助。他也表示说,政府已批准搬迁14所及增建6所新华小,目前需要华团协助寻找校地。我的疑问是,要落实建校,真的有那么地困难吗?政府固然可以自圆其说,可是关于土地的问题,这不是政府的管辖范围之一吗?慕尤丁应当发表有建设性的言论,如提倡修改学校规划指南,把华校建校所需校地和拨款纳入马来西亚计划、财政预算案和教育部计划内等等。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 B+ E  V/ x

$ T4 _. }4 H) J6 @( C* u4 ~时代早已不同了
( W2 |( R8 l8 J6 i* U, y- C 公仔箱論壇$ v( l" `' @5 p- U2 y
一个明显的时代变迁是:母语教育权利、人权、民主、宪法等字眼,已非昔日的毒蛇猛兽,它已是大家的日常用语。当今的孩子也懂得正视社会中各种违宪、不公义的恶劣弊端。这比较起当年林连玉对华教的坚持,已经有一段时空的转变。尽管“华教英雄”的时代早已改弦易辙、灰飞烟灭,其中的客观因素是中文已成为其中一个强势的语文。所以,这个与当时的存在的种族利益选票得失的问题,与当今的现实相去甚远。5.39.217.76) {4 B* k; d8 L! E% a3 E7 G3 A% ~

6 K( f6 A! ~- w; j8 F-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众所周知,1960年2月18日,教育部长拉曼达立宣布成立教育政策检讨委员会,以检讨《1956年拉萨报告书》。《1960年教育检讨报告书》(也称《拉曼达立报告书》) 正式公布,在8月13日获联合邦立法议会通过。这个所谓的政策到底符合民族教育的权利吗?当然没有。这显然是在破坏国家的政策,也是华教工作者常说的“违反基本人权”,也是我们唯一最冷静的诉求。tvb now,tvbnow,bttvb% ]- l1 m6 h' \1 K: W
5.39.217.76& t. q# Z4 E9 {7 n+ V
回顾可悲可泣的华教史,华文中学坚持不接受改制,成了民办私立教育体制。学生不但要自行付学费,也需时常对外募捐,应付学校的日常开销。从1961年起,政府不再举办以中文为媒介语的中学公共考试,只以官方语文作为考试媒介语。在中学则规定只有“全津贴中学”,即国民中学与国民型中学。由1962年1月1日起,停止对“不合格”, 即不接受改制的中文中学的局部津贴。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 Z& Z: o: V" ~! V" ?: L
tvb now,tvbnow,bttvb& G' g  ?( U! g% e+ J
其实,华文教育只是一种语言教育。当然,身为华人,华文教育的意义包括了背负民族文化薪火相传的使命,推广、传承和弘扬。只是必须清楚一点的是,就以1960年制订的教育法令来看,整个学习华文的氛围和气候都有了积极性的变化。以中文为媒介语,逐渐成了一个国际趋势,慕尤丁堂堂一位副首相,不谈修改目前的教育法令和政策,走向多元开放,反而口出狂言,这根本没有预示着“一个马来西亚”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景。
9 q0 q; ]" u0 z, i5.39.217.76 tvb now,tvbnow,bttvb( n, Q% u( ~7 O
滑稽的是,很多人却肯定他的“直率”,像是一种对弱视的“及时安慰”。在这种真诚的“好性格”里,居然连罪都荡然无存了。正是这种荒唐的逻辑,慕尤丁的诚实让我们不忍心回击。那么,谁应当为独中的统考文凭负责呢?标榜爱华社的马华公会,除了魏家祥一副为了华教“衣冠奔走”和“会继续努力”的模样,还有叶新田“愚公移山”的样子,连一句悼词也没有,真的是兔死狐不悲。tvb now,tvbnow,bttvb6 {9 Q% }5 \2 m9 U" c% N- A

  q# H$ c8 y# b1 z$ @6 jtvb now,tvbnow,bttvb我想说:没有人期待马华公会成为钢铁战士,但是冷漠可能也是一种罪恶。
换政府吧,越说越肚拦。他们讲什么都是假的,二话不说否决国政。还我河山。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