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天下雜誌》或美國《富士比》等各種財經雜誌,我們也許會看到全球最有錢人的排比,我們就不難看出全世界最有錢的一百大或四百大富豪。然而,我們會依此而認為他們也是全球最快樂的人吧?俗語說:「有錢不是萬能,沒錢萬萬不能。」我們都認為有錢就可以做許多的事情,然而,這些可能都只是侷限在物質慾望上面,能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好,食衣住行樣樣沒有煩惱。但是,在心靈、精神層次上可能隱藏著種種的不快樂。專家根據對日本、韓國的民意調查顯示,儘管GDP飛漲,快樂程度卻是停滯不前。在英國,GDP已經從五十年前的三百四十億美元大漲到今日的兩兆多,但是國內進步指數,就是籠統的人生滿意度指數,仍然停留在一九七○年代中期的水平。根據伊利諾大學心理學家愛德華戴納與《富士比》雜誌四百富豪面談,他發現《富士比》雜誌四百富豪只比一般民眾快樂一點點。顯示說,財富並不是要很多就能帶來極大的快樂,這並沒有正向的關係,我想財富只要夠用就可以了。金錢不能保障快樂,部分原因在於一種社會學家稱為「參考焦慮」的現象。換句話說,大部分人評量自己的財產是和別人比較的。我們的參考焦慮高漲,是因為所得差距擴大。也就是說,有錢人增加財富的速度更快,其他人看在眼裡就不舒服。因此,我們一直處在與別人比較、競爭的環境,即使生活水準提高但也阻礙了快樂的泉源。tvb now,tvbnow,bttvb H2 t: }0 {. v0 e
) j2 O- t$ G H&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