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昨日公布本港首季經濟按年比較負增長7.8%,印證了前日特首曾蔭權 在立法會 答問大會時的「預告」正確,政府未來一個月會推出新一輪紓困措施。經濟大幅衰退,政府協助市民渡過難關,本屬應有之義,無可厚非。不過,觀乎近年所謂派糖做法,目的並非純粹利民紓困,而是攙雜以派糖手段來化解政治壓力的考慮。我們認為,政府這種取態會助長民粹抬頭,公共財政的壓力亦會增加。以去年為例,已先後出現了一年派糖3次的罕見景象,今年恐怕也會如此。情况確實教納稅人憂慮,因羊毛必然出自羊身上。
# ]( N( g# p8 w5 k; ~; C+ ~公仔箱論壇3 {3 j/ i; X" \/ t/ R' m
本港首季的經濟數據,確實反映經濟形勢十分嚴峻,但是財政司 長曾俊華 在記者會上說,「近期數據已穩定下來,希望最壞情况已經過去,下半年經濟或可能好轉。」與本港經濟關係密切的內地和美國 ,一些數據顯示他們的經濟已經穩定下來,特別是內地已見復蘇苗頭,所以本港經濟最壞情况已經過去,大概是合理憧憬。如果情况已經否極泰來,為何還要派糖?值得討論。
+ {8 |) }5 S% H% [. C
. M! \+ u: e3 ]) t公仔箱論壇預算案通過未及一月
7 I- |; _( @! `3 L
2 ~/ Z. @5 J$ p2 u& P, f- i5.39.217.76為七一遊行 決定派糖?5.39.217.765 W. [7 E" h6 H& r4 U
5 c5 Y( c1 ^* X* q0 A5.39.217.76本年度財政預算案上月22日才在立法會通過,在立法會審議時,泛民議員要求政府加碼換取他們支持預算案。當時曾俊華堅持所採取的措施已經足夠,不為泛民議員威脅而加碼派糖,顯示他堅持審慎理財原則的有擔當作為。不過,預算案通過未及一個月,政府怎麼就要決定推出紓困措施了?從時序而言,使人聯想到是否政府不願見到七一有太多市民參加遊行。公仔箱論壇8 A& ?# X8 S6 [2 r* w I&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c7 [ Y, E) j2 J. i$ c- P
由2003年七一的50萬人大遊行之後,每年這一天有多少市民遊行,政府極其重視,視之為市民對施政滿意度的溫度計。政府當然希望參加遊行的市民愈少愈好。今年經濟衰退,失業率節節上升,但是整體社會怨氣,肯定沒有03年SARS 碰上《基本法 》23條立法那麼深重,縱使如此,看來政府仍然欲藉派糖來消融更多市民上街的意志。另外,售賣雷曼迷債的銀行,據知在「壓力」之下,已經加快與雷曼事主和解,以拆解這個可能帶動以萬計市民遊行的炸彈。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T! O, H" q) e, m% R: q
' \- x; e8 w% Z1 z: V所以,有理由相信,由曾俊華堅持不加碼,到曾蔭權保證要在今年七一之前推出紓困措施,目的是要使七一遊行隊伍不致太龐大。政府這個算盤能否打得響,還待事態驗證,但是政府這個軟肋,若成為各方爭取利益的使力點,以此來「要脅」,則政府如何應付得了?所以,為七一遊行派糖,後遺症會極其深遠。
$ C' K6 U2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4 g- E5 c8 x' v
過去,政府因應財政情况,在年度財政預算宣布稅務或一些收費的寬減,是常態運作,不過,近年除了財政預算案,每年行政長官 發表施政報告時,政黨、團體和市民都憧憬或提出訴求,要求施政報告有派糖內容,而行政長官就此也積極回應(例如去年10月的施政報告就順應各方要求,答應增加生果金)。於是施政報告派糖也會被視為常態做法了。 g w. D" y$ Z* e
- i, N3 n$ A a$ m
除了財政預算案和施政報告,近年政府還因應政治需要派糖。例如去年7月,曾蔭權推出的10項利民紓困措施的做法,當時外界已有質疑他是假利民紓困之名,挽救自己和政府民望插水為實;即將推出的紓困措施,如果攙雜了七一因素,則以派糖手段應對政治問題,儼然成為政府決策思維的慣例,本港的公共財政紀律就值得擔心了。
7 v; p5 p0 q: D a. Y( R# Gtvb now,tvbnow,bttvb
7 C+ z, |+ q9 X$ I公仔箱論壇民粹抬頭政府議員有責
& }5 a) Q- U( L) w0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S, J$ l2 w" g" Z9 P3 E0 stvb now,tvbnow,bttvb「理性黃昏」動搖香港根基
2 S, ]: [8 O% G" T" A5 c5.39.217.76
3 v* `: s- v- S# t0 q; P3 ]6 R其實,政府對於七一遊行人數,不應該太在意。觀乎歷來的七一遊行,除了2003年因為政府施政失誤,市民怨氣總爆發以外,其他年度的七一遊行都沒有主題,各種各樣人等打着各式各樣訴求,儼然成為香港社會年度的「回歸節目」,逐漸泛起一些嘉年華的味道。市民的訴求,政府當然要重視,作為施政的參考,適當回應,但是政府如果亟亟於遊行人數,引致施政失焦,就值得斟酌了。另外,本港社會愈趨成熟,當年就算50萬人上街,秩序井然,翌日大家如常上班、作息。所以,我們認為特區政府 和中央政府應該以平常心看待七一遊行,以免對特區政府的施政,增加不必要的壓力。
6 u: Q. \0 \/ v8 G% N
3 ^2 B9 S' h8 \; E+ L;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近年,本港社會民粹抬頭,少講理性的氛圍,政府和立法會都有一定責任。例如前年政府政策向公務員傾斜,較大幅度加薪和提高起薪點,即時激起了醫護人員、社工等不滿,紛紛採取集會、遊行等行動爭取,最終政府屈服,以派錢解決;又例如政府原本極力抗拒寬免柴油稅,但是去年6月,運輸業者把拖架停在中環 鬧市阻塞交通,政府便又屈服,寬免了柴油稅。至於立法會議員,為向選民交代,動輒以選民的短期利益作為主要考量,這是目前難以改變的選舉政治現實。6 c F$ W/ C% k0 O; K* J# s) m2 h
tvb now,tvbnow,bttvb8 Q6 g1 h) ?' R3 y8 T2 y7 m" P/ b
在這種形勢下,政府作為社會整體利益的最後捍衛者,更要有所堅持,假如政府也變得民粹,不再堅持原則,見聚衆就腳軟,只會鼓動更多政客不作理性討論,只求聚衆施壓。派錢解困,只能收一時之效,久而久之,必然慾壑難填。政府必須改變這種施政取態,按既定政策原則辦事,才是長治久安之途。目下香港在朝、在野已經出現「理性黃昏」的苗頭,且看朝野會否警覺,並以切實行動來匡正歪風,使社會互動重回正軌,否則會徹底動搖香港長治久安的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