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itsctsu 於 2024-4-21 03:11 PM 編輯 ( Q R, j9 e$ k5 ^. N# p& M0 I
3 N/ d* G b& l3 P# ^1 C5.39.217.76
8 l* J! {. a8 j; s1 ?* q%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7 l" h0 S" a$ \2 V; _- A9 u

/ |7 r% w* ^/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B O* w: d8 b: g2 P7 H港人的消費力外流,本地的食肆、商舖接連結業,是全面通關復常之後的現實景況。儘管「光榮結業,有緣再見」的告示令人百感交集,有人認為香港終於知道自己是龜兔賽跑中的那隻兔子,可是仍有商戶似乎無意擺脫「收得貴,服務曳」的不良觀感,即使店內有客依然「夠鐘就打烊」。面對當下的「執風起」市道,《東呼即應》訪問了市民和專家,以及近日結束生意的當事人,探討急功近利的經營心態,是如何導致香港今時今日的經濟困境。5.39.217.76( y" F+ @* a7 G1 X. }
9 d/ I; Y4 K3 s7 C
在社交平台迅速爆紅的「執笠關注組」,反映巿民對結業潮的高度關注。《東呼》記者進行街訪,市民張女士表示有加入該群組,她認為政府已因應巿道,推出甚麼夜繽紛的振興措施,但只是幫助了一段時間後,好像也沒有特別起色,一晃眼都已數月了;畢竟吃東西、買東西,香港都比內地貴。另一市民李先生說,街上多了很多「吉舖」,尤其是疫情之後,很多店舖都受不住無人光顧的打擊,以往營經的如今都結業得七七八八,原因主要都是整體消費能力下降,加上疫情令大家都賺不到錢。
, ?' f5 K, x6 Q0 d& q) C, q公仔箱論壇0 ~# g: f1 ^ |) N' ]
盛滙商舖基金創辦人李根興指出,元朗、屯門及粉嶺等地區受北上消費的衝擊較大,故該些地區的吉舖亦較多,不過一雞死一雞鳴,他說輸的那些可能是比較民生消費的店舖,只要懂得瞄準商機,整體看零售業的「蛋糕」其實是大了。他相信北上消費的趨勢不會逆轉,隨住大灣區融合,經濟的「蛋糕」,特別是香港零售銷售或飲食業的「蛋糕」將會加大,形成勝者全贏的商業策略。5 E6 o- N/ `% \& d: k$ G+ e
# r( R0 {8 N) F, ]" l(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綽號「牛雜妹」的藝人李亦喬,其家人經營的麵店剛於本月初結業,她覺得香港零售業喜歡跟風,譬如某段時間流行吃甚麼,香港就會大量湧現相同的食肆,甚至可能一條街有四、五間相同的餐飲,短時間內甚受消費者歡迎,可是當熱潮過後,就會一窩蜂地結業。而新冠疫情亦導致整個香港,甚至全球經濟都不好,對香港的餐飲以及各類的生意都有影響。
3 c! }% f6 I- x, O! F0 e公仔箱論壇% e# M6 G# z% C9 m6 H
其實有不少分析指出,北上消費性價比高,加上網購越趨普遍,香港的實體商店前景可說不無疑問。雖然港人靈活變通轉身快,可是過去以探路方式,試圖「撞中」顧客口味的經營手法猶如玩票性質。早前有報道指,估計過去一個月,全港有200至300間食肆結業。現今這一股結業潮,某程度上是一段「震倉」過程。在過去沒有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情況下,「劣食」尚可經營,但一個性價比極高的選項出現了,結局如何不難預見。現今震一震倉,是否絕對的壞事,可謂見仁見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