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五四運動,把「民主」和「科學」的概念擬人化,暱稱為「德先生」與「賽先生」,引進中國。九十年過去,德先生和賽先生都已儼然人瑞,他們仍是中國人未完成的追求。tvb now,tvbnow,bttvb! P" O, I9 Y) G! m. b+ ?
公仔箱論壇4 g( I7 d" J# Z0 \3 q$ @2 N' A
今天是五四運動九十周年,兩岸三地和海外華人紛紛舉辦紀念活動,可見其影響穿透深遠。在政治上,五四被視為一場反帝、反封建的學生「愛國運動」;在文化上,則被定義為「打倒孔家店」。但更寬廣而言,五四為社會注入了反獨斷、反故步自封的抗議精神,為國家設定了民主和科學的追求目標,這才是五四精神始終不墜的價值。
) F7 f& X7 h O% g! a6 z6 h! R* t' u, gtvb now,tvbnow,bttvb
2 g' y' V; [; n6 f* r, X' C/ m& _tvb now,tvbnow,bttvb如果要說是學生愛國運動,示威早在九十年前即已結束;但如果說這是知識分子在反對外侮時,更深刻地反省了國家的積弱,「德先生」和「賽先生」在中國的建設工程卻是進進退退,顛躓蹣跚。文革的十年災難,分明反人性、反文明,竟有人稱「文革是五四的私生子」,這恐怕連「德先生」的血型都沒搞清楚吧!
& [5 ~' _) I3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C4 I3 S1 V. U1 P. q
德先生都老態龍鍾了,共產黨也已名不副實,中共卻堅持一黨專制,對既成往事的「六四」仍視如蛇蠍。台灣亦然,民主被窄化為選舉投票,選民被分成藍綠二色,從政者巧思盤計自身利害,五四學生呼喚的民主是這個模樣嗎?
5 \: E+ M( J* `4 m) O! S: l
3 I g$ G' r& c! ^今天,連村夫村婦都能把民主和科學掛在嘴邊,德、賽先生的代稱早就用不上了。但老德和老賽在中國九十年根扎得有多深,誰都看得出來,所以五四才需要繼續被紀念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