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27-2023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s1 X# v7 {, S) r/ I
! N, m% r1 V; c# K& y- R2 Q本港經濟復甦遲緩,百業委靡不振,加上社會亂象叢生,愈來愈多港人心灰意冷,選擇移民遠赴他鄉。資料顯示,2022/23年度個別人士報稅表的數量再次下跌,較上年度減少約7萬張,不但是連跌3年,且3年間累計已減少約37萬張。納稅人數減少,直接影響了本港稅收;尤其現時港府連年財赤,本年度財赤更預料破千億元,稅收一旦減少,本港財政壓力將更巨大,財政儲備隨時見底。3 t+ J7 e6 B$ a1 [4 g
4 W& N6 |% H. d- n& n; `公仔箱論壇眾所周知,要擺脫財赤,方法不外乎是開源及節流,坊間普遍呼籲港府從節流入手。然而,本港財金官員早前到美國三藩市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峰會期間,忽然提及部分國家正思考增加稅收來源,惹來外界恐慌,憂慮港府是否會加稅。縱然港府及後表明會審時度勢,指加稅之說目前仍是言之尚早,惟始終未有否定加稅的可能性,根本無法平息輿論憂慮。須知道,現時百業艱難、民生困窘,好不容易才捱過疫劫,期盼已久的復甦卻未如願而至,各行各業乃至中產基層,無不在「生」與「死」的分界線徘徊,不論是增加薪俸稅抑或利得稅,對市民及商界都是一次重大打擊。
/ {+ b# d7 y0 { n6 p8 _2 A: Z8 C* s0 o公仔箱論壇
2 `$ U+ k' _2 w& f) r/ \! c公仔箱論壇事實上,本港總體稅收減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印花稅收入大跌;至於港府收入下降的主因,亦包括了賣地收入下降,多次賣地流標。這兩項收入減少的最大原因,源於本港樓市一潭死水。任何財政措施都講求一個平衡點,並非單純加稅就可以增加收入。相反,假如港府響應呼籲,一早撤銷樓市辣招,表面上少了稅項,實際上卻可活躍樓市,增加交投,賣地亦不會因為業界睇淡而一再流標,更有利於增加港府收入。
1 L! k& y( V# c/ ^% R. n7 M3 @. W3 g7 ?
比起開源,節流似乎更實際。現時浪費公帑的地方着實不少。先說港府內部,部門結構疊床架屋,不但政出多門,影響行政效率,更浪費人力物力;且港府動輒增設編外職位,高薪聘請大量專家顧問團隊,美其名招攬人才,實則予人一種「內部人才欠奉,被迫向外求救」之感。倘若能重整架構,刪除不必要的部門,淘汰缺乏表現的公務員,將可節省一大筆公帑開支。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M% U2 B+ j" k
5 ~" t+ n I' d) u: b7 n. Q6 c: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虛耗公帑的政策措施更是多不勝數。別的不說,單是養假難民,12年來已突破百億大關,還有數之不盡的「附帶傷害」,敗壞治安、為禍港人,正正是迫使港人選擇移民的主因之一。另外,港府無視庫房空虛、好大喜功,執意同步推行「明日大嶼」及「北部都會區」兩項天價巨型工程,行為形同孤注一擲。那怕任一工程中途觸礁,本港財政都很可能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9 W3 S, P6 g+ @; u/ j0 ~5.39.217.76公仔箱論壇5 a% F; o6 ` _$ k/ x* @
能達致開源節流的方法實在不少,惟港府往往喜愛拿民生來開刀,例如要削減開支時,率先削減社福開支等,而不是檢討自身「大花筒」性格,以致於港人對港府施政長期悲觀。這才導致當官員提及其他國家考慮增加稅收時,港人會產生憂慮。最可怕的是,當納稅人意識到繳交更多稅款,並非用於改善民生,而是為了讓政府繼續養假難民,抑或用於豪賭之上,只會有更多港人遠走,形成惡性循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