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中央通信社(KCNA)今天報導,北韓第一艘「戰術核攻擊潛艦」英雄金建玉號舉行下水儀式。南韓合同參謀本部指出,就照片公開的外型來看,研判這艘潛艦不能正常運作。tvb now,tvbnow,bttvb2 T5 I& ^$ y+ x) `
5 ]5 d' i" r1 A( U5 J9 j) g
韓聯社報導,合同參謀本部相關人士向媒體表示,軍方研判北韓6日應是在咸鏡南道新浦造船所舉行下水儀式,就目前公開的潛艦外型分析,這艘新型潛艦為搭載飛彈,增加了艦橋等部分面積,「但看起來並不像能正常運作的模樣」。
7 Q; i1 c ]3 m) o0 etvb now,tvbnow,bttvb
A' D6 B3 f3 m# G) f; F相關人士表示,北韓有發布假情報,或是誇大的可能性,軍方將持續關注後續動向,並指出軍方事前就透過聯合監視設備掌握到北韓潛艦入水活動,未來也將透過與美方的緊密合作,追蹤這次公開的潛艦動態,確保可壓倒性因應任何挑釁行動的戒備狀態。tvb now,tvbnow,bttvb/ y0 }$ G" h( t4 ~
公仔箱論壇0 }! [; c, y$ p8 L1 Q
南韓軍方透過北韓官媒公布的照片分析,英雄金建玉號可能是以既有的羅密歐級潛艦改良,增設原本沒有的遠程潛射彈道飛彈(SLBM)發射管,推測也可發射核魚雷。: c0 _0 ^2 G5 U M2 `
tvb now,tvbnow,bttvb: u0 N) T& [- b5 z' h5 u7 q0 ]
南韓統一部今天對北韓發表新型潛艦的消息表示遺憾,指出北韓在民生凋敝狀況下仍執著於開發武器,虛擲有限資源,希望平壤當局能早日認清,北韓的武器開發與威脅只會讓韓美聯合防衛狀態更加穩固,這些軍事資產在韓美日的壓倒性防衛能力下毫無意義,只會讓北韓更加危險。公仔箱論壇& k8 m7 m: Y9 a- z3 M E! y
% m. u) U7 `8 U
5.39.217.76 \# i" h/ Q% |' Z9 b! l

& h/ V# {% A5 h0 z3 g( z& k: Z
6 e5 R: V$ Y6 u6 s9 ?5.39.217.76潛艦的尾部與羅密歐級柴電潛艦沒什麼差別,推測還是傳統的柴電動力,有航行能力。(圖片擷取自北韓中央通信社)
: [5 r" M( J9 \! ^4 H# k0 btvb now,tvbnow,bttvb: W/ i# h' M1 I& w/ x$ {) h, k
不能正常運作的涵義) K3 W' c8 k: M" _- E$ C7 r
不過,對於南韓不能正常運作的初步研判,尚不清楚其指的是還未擁有作戰能力,還是指連基本航行能力都沒有。金正恩在眾人的陪同下,徒步前往旁邊潛艦停靠的碼頭登艦參觀,並由女性執行擲瓶儀式。而根據相關外媒分析,潛艦的尾部與羅密歐級柴電潛艦沒什麼變化,很可能該艦只是擁有核子打擊能力而非核動力推進能力。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 e, t3 E X" d4 u
3 A* C" w. W7 i8 h$ }& A此外,對於有大量間接證據、表明北韓存在的第一艘核彈道飛彈潛艦「新浦級」,聯合國等其他國家認為性能雖然落後,但北韓已經解決「有」和「無」的問題。而類似的案例在中國也有出現,即是「夏」級飛彈核潛艦。當時蘇聯和中共關係惡化,蘇聯撤走所有技術專家,只剩資料。因此中共採兩階段方案,先在原有受蘇聯援助製造的「漢」級核潛艦基礎上研發製造出新的、性能較低的潛艦,再後續研製較好的第二艘,意圖先求有再求好。4 B' G; `0 G3 I
1 F0 [: v* W3 `9 C7 @2 ]
而「夏」級核潛艦在這樣的背景下製造,噪音大、潛水深度低,長期在近岸航行,甚至被美國雜誌名列「史上最差的五大潛艦」。雖然作戰性能差,但英雄金建玉號與「夏」級相同,都是政治意義大於軍事意義,特別是近期北韓頻頻公佈擁有現代外型的武器,想讓人不聯想到有外部技術支持也難。而在北韓已經解決有無的問題後,北韓或可利用外部技術支持繼續在艦上作改進,英雄金建玉號是否初步作戰能力,差的也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4 F4 i$ k; F2 v5.39.217.761 d1 X. H9 U9 E8 i3 W

5 D! Q% U3 y1 d0 B$ N4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E! }) O8 r. E P1 a
類似案例有中共的夏級潛艦,其長年不出遠海,只是作為軍方持續研究改進的基礎艦,圖為中國官方媒體發佈的夏級核動力潛艦。(法新社)
2 M3 u3 ]3 X( k4 F5 s0 i. B/ F8 u
2 l7 L2 s& a$ E( x/ x5 S. b6 Q( d: x公仔箱論壇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422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