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文化融合」從墾丁到台大

 ,  描述: 【聯合晚報╱社論】
讓年輕人為之瘋狂的墾丁「春天吶喊」音樂季剛結束,今年有個很不一樣的畫面:月琴大師和年輕搖滾樂手同台飆歌。電影「海角七號」裡出現的畫面,月琴和吉他合奏競飆,演奏者和聽眾 high到最高點,昨天的墾丁全都出現了!
/ W& j: q: z0 L& }  ?5.39.217.765.39.217.76- c* i; @4 W# i+ d/ K0 U3 R* p
電影「海角七號」的熱潮不退,可見一斑。但這次春吶表現出的「老少融合」,也另有意義。繼陳達之後,恆春民謠的重要傳唱者朱丁順,這次和恆春民謠促進會首次參加春吶演出,成為春吶史上最年長的演出者。為了和年輕人打成一片,朱丁順刻意把恆春調唱得活潑一點,讓年輕人也愛唱,同時還加入了原住民的唱腔。
! o1 }# C8 G- j( ?$ u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9 |1 _# N/ J( {: D
這樣的表演方式,符合春吶的「創作」精神,年輕人則回以熱情的「再來一首」。朱丁順、恆春民謠促進會和春吶許多樂團一樣,是獨立樂團、獨立製作,正港的本土產品。而阿公年紀這麼大還在創作,實在讓人感動,也令年輕人體認到,恆春調在當年也如同現在的搖滾,是那個時代的流行指標。二十多年前,校園民歌手鄭怡唱的「月琴」,描述的是恆春的陳達「抱一支老月琴,三兩聲不成調」,當時亦迴響熱烈。如今乘著本土化潮流,「國寶」更受人珍愛了。. f2 X5 x1 I' v/ }9 ]

$ x; E  Q! ^' q5.39.217.76電影的虛擬劇情,促進今年春吶不同世代、不同音樂元素的相互交融。而這樣的交融未來也許併發更多故事,可以成為下一階段電影的素材。就音樂來說,台灣的流行音樂一直在華人社會獨領風騷。台灣這塊土地上一直就存在著多元文化,更是各種文化的吸納者,善用這個優勢,才能使台灣繼續保有華人音樂創作的優勢。9 j1 S' ~. W5 e2 ]" w" S
) Z$ ?# t% B' N
把鏡頭轉移到台北的台大醫院這個台灣醫學重鎮,「輔助暨整合醫學中心」今天開張,是另一個「文化融合」的證明。中醫藥和佛教靈性諮詢、藝術治療、芳香療法、氣功等「另類醫療」,打破台大百年來的西醫傳統,進入台大醫院殿堂。
! l1 o& l/ `% C/ d8 j; G5.39.217.760 c  e. F* ]5 R; O- D
從音樂到醫療,不同元素的融合,呈現的是多元主義的樣貌,邊界的藩籬逐漸打破。唯有不斷吸納新元素,才會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更多的驚奇。「文化融合」出現在從墾丁到台大,希望能更加豐富台灣多元化的面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