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先知」帕金森氏症?AI數據能買「早知道」

英國約有三成民眾配戴智慧手錶,因此相當適合作為一般民眾預測疾病的方式。
1 j( ^/ J, X* n" m, l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 P) T6 L2 b5 p! [. z; \
帕金森氏症是好發於銀髮族群的神經退化疾病,隨著社會日漸高齡化,患者也愈來愈多。日前英國科學家發表研究,指出透過使用者配戴智慧手錶的運動數據,就能在出現帕金森氏症症狀的7年之前準確預測病況。智慧手錶不僅容易取得,也因通常會每天配戴,而方便持續蒐集數據,在全球健康監測風潮崛起時,這個喜訊更說明科技的重要。AI人工智慧最讓人期待的應用之一,就是推進醫療發展,近期於帕金森氏症病況的早期發現,已經可見AI助力。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 G1 ?. F6 ]& W0 p
不自主的搖晃或顫抖、動作緩慢、肌肉僵硬......,甚至僅能臥床無法行走,這些都是帕金森氏症的常見症狀。根據2021年健保資料庫統計,台灣有近8萬人罹患帕金森氏症,65歲以上人口罹病率約1%,是僅次於阿茲海默症最普遍的神經退化性疾病。
( }0 M7 Z6 s( R+ _8 g7 etvb now,tvbnow,bttvb長期以來,帕金森氏症治療苦於難以儘早察覺,患者出現明顯症狀時,大腦黑質中一半以上的細胞已經死亡,若能提早預測病況,便能更有效地延緩退化速度。這項痛點,如今透過智慧手錶的監測數據,加上AI判讀,就能提供預判的具體協助。tvb now,tvbnow,bttvb" J- d1 U  O3 [8 n4 C& U
症狀出現前7年就可發現英國失智症研究所(UK Dementia Research Institute)和卡迪夫大學神經科學與心理健康創新研究所(Cardiff University Neuroscience and Mental Health Innovation Institute)研究團隊,7月於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發表論文,指出透過智慧手錶,可在帕金森氏症患者出現症狀的7年前便準確預測。
. {2 b* X3 ~, R% M" n$ J/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此研究以AI機器學習模型分析2013年至2016年間,10萬3712位受試者配戴醫療級智慧手錶七天的平均運動速度,發現只有帕金森氏症患者會變慢!因此,平均運動速度可作為預測帕金森氏症的代表指標。此外,此研究也比較了遺傳學、生活方式,血液生化檢驗等數據,發現使用平均運動速度所訓練的機器學習模型,能更好地辨識出帕金森氏症的潛在患者。6 p- q' m7 F- F& {4 s
卡迪夫大學神經科學與心理健康創新研究所臨床高級講師皮爾(Kathryn Peall)表示,此研究結果無意取代現有的診斷方法,僅是希望透過蒐集智慧手錶的數據,能幫助早期發現疾病,讓患者儘快獲得治療。
5 T9 w, r) |8 V9 V9 z& \: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使用智慧手錶預測疾病是一項具有發展潛力的方法。研究負責人桑德爾(Cynthia Sandor)即指出,有約30%的英國人配戴智慧手錶,因此透過此方式,能在大量普通民眾中辨識出帕金森氏症潛在患者。此數據與台灣接近,根據2023台灣網路使用報告(Digital 2023:TAIWAN),35%的民眾擁有智慧手環/手錶,使用率持續增加。5.39.217.769 [9 J2 y1 h4 S, C
讓AI成為醫生的另一雙眼睛帕金森氏症的預測與診斷方法,一直是科學家們關心的研究主題。2022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電子工程與電腦科學系的研究團隊,開發了能透過偵測人們睡眠呼吸狀況,辨別帕金森氏症病況的AI模型。此研究提供新的診斷方法,檢測過程無任何侵入式裝置,也完全不會影響患者睡眠。7 L: X+ [+ V* |3 w  d* M
台灣也在運用AI檢測帕金森氏症的領域有所鑽研。2022年,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人工智慧醫學診斷中心與神經內科合作,打造「步態凍僵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以AI運算分析患者的步態影像數據,辨識出帕金森氏症難以透過肉眼發現的「步態凍僵」症狀。患者僅需在家拍攝影片上傳,讓患者不必舟車勞頓,也提升醫師診斷效率。
% K: V7 m; j( h& A* Y7 k, {- g4 Ztvb now,tvbnow,bttvb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