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好政策應謀定而後動

 ,  描述: 【聯合晚報╱社論】
景氣不佳,執政團隊面臨嚴峻考驗,民調支持率顯示他們的成績沒能令民眾滿意。尤其還加上在野黨的窮追猛打,馬、劉政府推出的重大政策,從兩岸經濟合作協議的CECA到老年照護保險制,幾乎都是剛提出構想便受到嚴厲批評。這些政策本身未必不好,但政府似乎缺乏完善規畫和向民眾溝通的智慧,所以形成「越做越挨罵」的局面。
6 `4 `0 X' |  {tvb now,tvbnow,bttvb
6 Q% o: P* }- n. s" H7 i2 S( {/ G以CECA為例,專家學者和企業界都表達強烈需求,對台灣的經濟前景和兩岸關係事關重大。民進黨一味杯葛,固然是出於意識形態,但也由於政府一開始沒有把事情「說清楚講明白」,所以一般民眾對此霧煞煞,且容易受到誤導。直到最近因爭議擴大,逼得馬總統親上火線,明確主張兩岸間應從關稅問題先談,且傳出CECA的英文縮寫也可能重新定位。由此曲折過程可看出,兩岸經濟合作何等大事,卻在名稱和內容都不明確的情況下,才只有一個架構概念即匆促推出,結果在CECA的空殼子上白白惹了多少塵埃!
% J$ E! d& T% E5 i0 q9 w1 Q
: d3 S( L" c" h- d+ V老年照護保險制度,是另一個例子。所有的人都同意,台灣社會快速老化,老人照護問題越來越迫切。台灣目前的老人照護,絕大部分由家庭負擔,財務能力許可的話,則由外籍看護工成為主要的服務人力來源。如同其他的風險,例如生病、失業、職業災害,由國家主導強制性社會保險介入,可以減輕家庭的負擔。所以開辦長期照護保險,本來應沒有反對的理由。
7 s: g2 Q( R, J5.39.217.76
1 b1 n: P; i5 a2 ]2 m! S5.39.217.76不過,台灣當年開辦全民健保,曾經歷長時間的討論和爭辯,而目前的財務缺口幾乎年年受檢討。相較之下,老人長期照護不是有錢就可以解決,也不是保險系統付錢就沒事,而是要有完善的供給網,以及服務輸送系統。從根本來說,開辦長期照護保險,還要考量是傾向福利制度或採行社會保險的議題;如果保險的財務設計出問題,將可能造成不同世代間的不正義,也就是債留子孫。所以說,此政策立意良好,但要籌劃的問題還不少。
* m. I9 \6 w. i) v/ B+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8 N( E( v( F, A6 j5 i
國事如麻,馬政府面臨各種非常狀況,本來就須步步為營。從以上各種例子看來,「說得太快,準備不足」是目前施政的一大問題。好政策要謀定而後動,行政團隊應有此覺悟。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