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來,每有考試消息,住在台中市療養院的張先生就會格外地焦慮不安,亟欲父母幫他報考大學,而他的父親也因此變得焦慮煩躁,也需要精神科醫師協助,才能平安度過考季。 35歲的張先生罹患精神分裂症,長年住在台中市療養院,只有過年或考季時才會回家住幾天;精神科醫師游文治說,張先生的哥哥是大學教授,他自小讀書的成績就不如哥哥,但父親卻老拿兩兄弟學業成績做比較,給他很大壓力。 大學聯考落榜後,張先生就發病了,但從此考試也變成他人生最重大的事。 游文治說,張先生長年來靠服藥控制症狀,智力明顯退化,與人交談不一會兒就會讓人發現其邏輯有問題,不過在要求參加考試時,卻能說的頭頭是道,例如會向他說:「考不上大學會找不到好的頭路」。 張先生的父親從公家機關退休後,身體愈來愈不好,今年還特別留一筆錢給兒子,交付游文治保管,好讓兒子老來生活無慮。游文治也說,每年張先生吵著要報考大學時,父親就會焦慮不安地來看診,每每說到兒子的情形就會掉淚,懊惱不已。 張先生的父親說,若不讓兒子參加大學聯考,「這孩子就會吵鬧不停」,但每次考不上,心情沮喪,病情會惡化,更讓他焦慮不安,只好讓醫師來為孩子決定「要不要報考大學」。 「就把考試看成吃飯、走路、遊戲等生活必經的事就好了」游文治說,每年張父來拜託他作決定時,他都這麼說,並期待張父能輕鬆看待孩子年年都要參加大學聯考的情形。 6 d, V2 Y: A7 e
游文治並說,只要不是急性發作的精神疾病患者,通常都可以參加國家考試;在藥物的控制下,這類病患都能安靜地參加考試,甚至他有一名病患還通過警察特考,直到分發服務時,才被發現無法受理報案,也無法執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