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高溫預警,又是暴雨預警,有網友評論道:這是下開水的節奏嗎?
" h/ `7 u$ ?( {tvb now,tvbnow,bttvb高溫天氣里,醫院的急診科更忙了!# f% p. K; I) I
上海市東方醫院急診數據顯示: 高溫天氣對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患者,尤其是體質虛弱的老年患者,影響較大。: Z0 j* s, d' @: U& q
010 V! Q; n. `4 N* m' O1 y
為什麼高溫天氣心腦血管病人明顯增多?tvb now,tvbnow,bttvb$ O1 [* N p" V% @# Z
3 h! P* v( S/ l% J3 ^" G5 _
首先,高溫天氣,人體新陳代謝加快,能量需求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心血管經常處於緊張狀態,容易出現心肌缺血、心絞痛,甚至誘發心力衰竭。公仔箱論壇: D4 j w/ x+ o- K& V! n
第二,高溫天氣時,人體大量排汗,體內水分流失,從而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環不暢。另外也容易導致糖尿病患者出現血糖升高,加重脫水錶現。
2 N9 K) Q4 v- m6 v* y2 i; Mtvb now,tvbnow,bttvb第三,高溫時,機體為利於散熱狀態,會將更多的血液聚集於體表,使得心腦血液供應減少,加重缺血缺氧反應。公仔箱論壇6 {, Q+ x( ]6 S' T( j
第四,高溫容易導致人體交感神經興奮,情緒波動大,造成血壓上升。
6 N; Q/ i1 I"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第五,高溫時使用空調,由於室內室外溫差較大,容易使人體血管不斷收縮和舒張,從而導致血壓變化,血液循環障礙等。6 h/ ~# Z/ ]' o4 W! e
第六,夏季晝長夜短,部分老年人可能會出現睡眠不足,這樣也容易引起高血壓患者血壓的異常波動和動脈硬化患者血管狀況的改變。% t# G! ~7 _1 p: Y
02
P6 p2 O1 O [; R; R: O, c四招避免高溫傷害心血管
1 m4 z( k. R- r3 [逗留空調房內莫急出tvb now,tvbnow,bttvb! q3 D3 f7 \6 J) C& N

4 x% \1 F" @; |, h- I0 @3 ^8 y公仔箱論壇在空調房待了較長時間後,不要立刻出門。出門前可以關掉空調,打開門窗,縮小室內外溫差,從而避免血管急劇收縮或擴張而誘發心梗或腦梗。
1 o9 y+ u. N& _0 F5.39.217.76另外注意房內通風換氣,調節室內的溫度和濕度。同時,空調房內的溫度不能過低,應儘量控制在28℃左右。
, y" s5 z8 A9 b. x- N. c!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保濕補水要充分,冷飲冰水別喝了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V; S- R, m9 X
高溫天氣人體大量排汗,因此要適當增加飲水量,以淡鹽水為宜。
; Y: C! k- u% Z" ~) ^9 D4 ptvb now,tvbnow,bttvb睡前、睡醒或半夜醒來適量補水,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預防血栓形成。
& P8 ~) R% D4 r2 g: R5.39.217.76 同時要避免大量喝冷飲或冰水,否則易引發胃腸功能紊亂,產生腹瀉水中毒等引起大腦細胞、心肌細胞缺血缺氧,誘發中風和冠心病。. G) N6 Y% i N6 C- }
睡眠充足情緒平
* X0 E6 P2 Q. R高溫燥熱環境裡,人如果晚上睡不好,中午不午休,睡眠不好容易誘發中風和冠心病。公仔箱論壇0 r T1 B# b% [) U, T: [! R
5.39.217.761 l" [- k; i) |' }+ C1 ]. N
對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而言保證充足睡眠很重要,中午可適當休息15-20分鐘,保持規律作息。
: I6 ~7 J1 \* C& a6 M 天熱易使人心情煩躁,導致情緒不穩定、激動、失控,而情緒又是心腦血管發病的高危因素。
2 R. T" [% p* @tvb now,tvbnow,bttvb所以,保持平和的心態,穩定情緒,心血管病患者才能平安度過炎夏和避免高溫傷害。5.39.217.764 z5 l5 i; r0 t3 x! |& g- d) u7 [7 a
多食蔬果降血脂tvb now,tvbnow,bttvb& d, r- s, U: r1 J5 _- o( ^
多補充水分多的蔬果,如富含胡蘿蔔素、番茄紅素的胡蘿蔔、西紅柿等,或綠葉蔬菜,幫助降低血液黏稠度和膽固醇。
9 \/ F) K* L6 A*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在清淡的同時要增加鉀、鈣的攝入,多吃禽類及魚類等優質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