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 h2 L; N6 c( ~ 
 x( T  N1 T; a9 r反送中運動自今年6月到現在已持續五個月,不但沒有平息的迹象,反而站在中共及林鄭政權的角度,出現了失控的狀況。
 6 s) Z; S. |' Z4 ]+ g# g; V: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1 c3 J5 Z& w6 n" J+ m
 不少香港人感到十分迷惘,既然政權不斷強調「穩定壓倒一切」,為甚麼現在政權所做的一切,無論是反蒙面、反起底,甚至港鐵配合政權提早閉站、封站,年宵市場只賣濕貨無乾貨攤位的安排,正不斷衝擊一般有正常思考能力市民的期望及底線。tvb now,tvbnow,bttvb" }  d9 K8 t6 L6 p( E$ ^; }% j
 j* N; v  V" p; h, Y* m
 從2014年雨傘運動結束以後,中港政權以高壓手段統治香港,無論是取消候選人資格、利用立法會親政府議員過半的優勢通過法案,不少人相信香港只會步入溫水煮蛙的下場,成為沉默羔羊任人宰割。可惜,政權的想法與現實狀況相反。tvb now,tvbnow,bttvb3 F9 f  W9 y& G# H$ `; f* o. t
 
 6 T# N0 f0 O& V+ f& I% i% utvb now,tvbnow,bttvb政權縱容警方用暴力「止亂制暴」,以為在各區大量施放催淚彈、布袋彈,甚至實彈,然後不守程序,任意襲擊及拘捕市民,市民會害怕、會恐懼,又怕無地鐵無車搭,連商場都關門,市民就會遷怒示威者「剝削」他們行街購物的空間;零售業老闆及從業員就會遷怒「暴徒」搞到無生意。「暴徒」針對性破壞設施、地鐵及飲食集團,只會引來警方武力鎮壓,社區不安寧;但結果無休止的「警暴社區化」,使市民由撐政府變成反暴政,不少更明白政權只是「以亂制暴」及「以暴制亂」,從而理解「暴政不滅,暴力不斷,暴徒不了」的道理。6 [/ L3 _8 c5 H7 E( S# v, y
 1 g/ U- Z* M# l8 E8 P% \7 C
 政權以為保住樓市升溫,鼓勵市民置業,然後推出杯水車薪的租住房屋政策,就辯稱積極解決民生問題之首的住屋問題;但今年的《施政報告》凸顯「救市不救港」,清醒的市民更明白到政權只是力求樓市與股市繼續有升無跌;即使暴動不止,投機者深信中央無條件撐林鄭警暴,不讓生金蛋的鵝突然暴斃,從而對下行中的中國經濟產生不良影響。所以,「樓市股市穩定比社會民心穩定更重要」的訊息呼之欲出。
 ( [7 H5 w% H1 y9 Q3 r1 b"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0 l4 H6 L5 R0 }
 $ z9 x5 t5 V4 |5 W; z" _tvb now,tvbnow,bttvb鬥爭才是中共核心價值5.39.217.76- M8 O3 }+ h- {
 「穩定壓倒一切」只是部份人一廂情願的想法。參考中共自1921年建黨以來的歷史,鬥爭才是中共的核心價值,穩定只是統治者製造出來的假象,維穩是壓制及麻醉人民的手段。因此,香港問題成為中聯辦、林鄭月娥、執政集團及警隊四方面保生存保特權的問題,亂局才是讓他們繼續渾水摸魚,亂局才符合他們追逐眼前短期的自身利益,正與鬥爭的思維脗合。
 9 L8 g6 l# F% j! q公仔箱論壇
 ' x/ M* B9 i3 f3 {% H8 W/ Y事實說明,特區統治已進入「制止又死,唔制止又死」的狀況:止暴制亂換來法治、管治及專業操守與誠信的崩塌。更重要的是不少港人已適應特區政府的暴政衍生出來的亂局。即使表面不反抗,不代表他們會與政權合作。綜合兩大民調的數據,大約低於20%市民支持林鄭月娥及現政權,但不代表當勢頭不利的時候,會因私利而倒戈相向,加速政權的瓦解。當然,中央及林鄭政權並未作出讓步的姿態。但當無人能夠保證政局有平息的迹象,運動在廣度及深度不斷發展,政權又不敢出解放軍迅速止暴制亂、又不敢宣佈戒嚴或又不能以中國的方式封鎖互聯網,象徵兩制玩完;只能夠自製「止暴制亂」的宣傳片及警方新聞發佈會麻醉自己及支持者。
 6 H$ |3 b0 d: g* S!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_5 w- q  e7 E6 k9 w) D8 A6 d/ i
 特區政府今日如斯田地,真的好像毒販賣毒,原本一面在吸毒者身上賺取暴利,同時又可以在精神及行為上控制他們任由魚肉;沒料到毒販有一天自己也吸毒上癮,結果泥足深陷,不能自拔又不肯自救。毒犯的下場如何,大概心中有數!公仔箱論壇3 U& q- |" N/ A
 ; D9 Q, R3 X: l' S) z  K4 j* e8 Z
 黃偉國
 $ y' x( s& C5 o/ X+ R1 ^公仔箱論壇高教公民召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