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福島核災 法官指難及時防範海嘯危機
' k* n; W1 j0 g! c# O東電三前高層判無罪 tvb now,tvbnow,bttvb" @$ g, ]; ~; y0 q
5.39.217.76: d) f* \* {& I( u% l) r5 E
tvb now,tvbnow,bttvb6 S4 l7 J: O$ M& r! U# z2 m) z
【海嘯遺禍】日本就2011年311大地震引發的福島核災唯一刑事案昨日審結,被指疏於防範導致死傷的東京電力公司(簡稱東電,TEPCO)三名前高層獲判無罪,審判長判決時認為即使高層掌握海嘯情報,亦難以及時防範,「如要就海嘯設想的所有可能,義務採取必要措施,核電站將無法運轉」。 " y$ q z! }& l8 W* ?0 _
4 m& T' G% h. |# |1 C- A' x
tvb now,tvbnow,bttvb* g+ h4 H' F- p1 {. H9 G

3 M$ L% z; S+ b% M; t& O/ w數十名示威者到東京地區法院外集會,聲援案中原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 | k: s" S# I
公仔箱論壇! }8 x6 B( |. o8 \' w( s! n
當年出事的福島第一核電廠由東電管理,檢察當局基於居民組成的檢察審查會判斷,控告79歲前董事長勝俁恒久、兩名前副社長武黑一郎和武藤榮,犯了「業務上過失致人死傷罪」,致縣內大熊町雙葉醫院44名病人疏散後死亡,要求處各人五年監禁。
+ h% N" O3 K( X) A2 M% a5.39.217.76
( G# |8 C2 N% ~$ E本案主要爭議有兩點,包括被控高層能否具體預見大海嘯發生,以及是否可能防範災難。根據起訴書,檢方指東電在2008年已作內部報告,基於政府提供的地震預測數據,評估將有高達15.7米的海嘯波及福島縣,建議東電在海邊建牆,因此三名有份參與報告會的高層,應預知有海嘯發生;另外,檢方認為三人有義務收集跟海嘯相關最新詳細資料,必要時停運核電站或採取安全對策,卻懈怠從事,終致311海嘯水淹核電站,核電機組發生氫氣爆炸,殃及雙葉醫院44名病人。 tvb now,tvbnow,bttvb, d+ k( E* a1 I- e) U
/ M9 ], c& |# j+ b公仔箱論壇
7 @0 u5 b' y/ q" {1 ctvb now,tvbnow,bttvb
' M5 V% P- P/ V5 X1 i( ?4 ^# t/ H5 \! [ l8 i" F1 D8 i. ?' x
' W4 U7 y n6 H' K, ^4 p公仔箱論壇辯方指海嘯無法預見公仔箱論壇8 ^+ J& p0 _% J
辯方則代表三名不認罪的被告反駁,稱當時收到的長期評估不可靠,海嘯無法預見,又強調311地震和海嘯災情之嚴重屬前所未有,故無法防止事故發生。( T0 Q1 m. S7 O# j( Q
; u! \* ~7 k, J0 s3 y, l7 J5.39.217.76歷時兩年的案件審至昨日,審判長永淵健一判三人無罪,指東電高層知道有海嘯危機,不代表他們能及時預防;若要東電高層負刑責,檢方必須證明有方法準確判斷海嘯。永淵續說:「如要就海嘯設想的所有可能,義務採取必要措施,核電站將幾乎無法運轉;另外亦要考慮到如果核電站停運,會對地區社會造成一定影響。」tvb now,tvbnow,bttvb2 b1 Q( j6 H' M7 v
' t) M& | h; `" m
法院外有數十人示威
3 s; ^# n$ |6 K9 [& r4 D公仔箱論壇審判期間,東京地方法院外有數十人示威,包括遠道從福島縣三春町到來聽審的67歲大川原咲:「今天若聽不到入罪的判決,多年來推動提控的辛勞將白費,日本社會不問責的文化將繼續下去。」眾人聞判後情緒激動,一名男子高叫:「我們一定會上訴,繼續抗爭。」另一名在庭內聽判的女子則大叫「難以置信!」
* _3 B3 R1 _9 ^9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F; n: T' t2 f+ }2 e/ T" M/ [
東電未就判決置評,只再次就核災道歉,「將以福島重建為原點,對核電站安全對策竭盡全力」。
A, N4 ], K% b+ O0 Z h* r: e5 [- `5 h/ r7 i* R2 Q
當年311大地震死傷多因海嘯造成,官方數字沒有核災致命的紀錄,但因水源、空氣和食物受污染,16萬人疏散;翌年國會委員會調查總結福島事故是人禍,批評東電缺乏安全和管理意識,低估海嘯危機,甚至聯同監督人員無視海嘯預防措施。
T4 D: ~2 @. d" G& a F0 n-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共同社/路透社/法新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