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 S( A6 o5 m$ c! n9 A. P* s4 T/ R: A, b' E4 z
滿清政府作為封建專制政權,尚且容忍知識分子秉持社會良知辦報傳揚真理。到了民國之後,為了要承擔國家民族的責任,文人紛紛辦報,在國家動盪時刻,各自提出見解及救國救民的藍圖。有不少知識分子,到今天仍然在不同的報章及其他平台上宣揚其信念,分析社會現實,指斥種種社會歪風,監察權勢。就算不完全同意他的所有見解,單是這種風骨便值得大家敬重。
1 K* b, u& g. M. D
; f' y8 F+ [+ |% x/ X
% f W+ g2 O8 U$ b- N! f: D2 E- ~ j;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意在封殺香港言論空間
5 y+ U. X+ L- Htvb now,tvbnow,bttvb香港這個特區成立20多年後的今天,一國兩制已經走樣變形。香港有幸,仍然有傳媒未被收編為當權者喉舌。但有人認為李怡「是《蘋果日報》養的,《蘋果日報》是廣告商養的,廣告商是顧客養的」,並認為要打擊李怡,十分露骨地暗示「市民應該罷買廣告商旗下的產品。」這一個暗示露出的尾巴是路人皆見。打擊李怡這一類有社會承擔的知識分子固然是目標,更重要的是要進一步封殺香港的言論空間,打擊一些未被收編的傳媒機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Y( W" v) w2 [
- n8 X# G* ?+ E; r%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常常說香港是商業社會,應該遵從經濟規律及原則。實際上,權力與商業利益互相勾結的情況一直存在。而在威權政府毫不掩飾要濫用公權力,要把裙帶之風帶進商業世界的時候,很多商業決定早已不是遵循經濟規律。再加上十分有中國特色的官僚資本主義潛規則,政治介入商業決定已經無孔不入。9 ]& Q1 w( {* K
4 r- O8 I: P% V1 u3 ^7 w
抗拒這一種逆流,是所有香港人的責任。大家都應透過自己的消費行為,讓這一種做法不能得逞。相信香港有不少人仍然有這種智慧,也希望更多人會自覺地以自己的方式,去抵制這一種霸權甚至是幫會性質的行事作風。公仔箱論壇9 O( F5 g& D D2 H' Q C) U9 S
" V- @8 K5 n+ ~ p. E% h# N% H/ Q公仔箱論壇提出這種見解的那個人與李怡相比,哪一個才是「卑鄙下流缺德」,相信社會早已有公論。威權社會往往不乏奴才,而某些奴才不會甘心只做一個普通的奴才,要爭取主子的眷顧和寵愛,要做奴才的頭頭。正因如此,云云宮內幾千個奴才太監,總會跑出一兩個李連英、崔玉貴。tvb now,tvbnow,bttvb/ k* \5 i- V+ w2 q. S& n
公仔箱論壇9 U% |* R: b$ j- D ~) X
這類奴才,自己心甘情願做走狗,往往還以為其他人都要跟他們一樣淪為奴才。在潛意識中,這也可能是一種用以掩飾自己卑陋與下賤的心理防衞。這等奴才一旦得到寵幸,便自鳴得意,作威作福,以憂主子之憂為己任,甚至會去得更盡,以爭取主子的賞賜。這即是所謂「皇帝唔急太監急」。體現於當代社會,總有些奴才自以為識寫幾個字,會搞些詭辯,便可以在臉書每天繼續成名15分鐘,以為就可以把卑劣的奴性升呢成為KOL(關鍵意見領袖)。
2 _, @7 z7 L) ~" X. V# ?: f" C公仔箱論壇* R+ [+ Y' y2 p$ }! q
本來不想浪費時間回應這一號奴才,但有些基本概念都被搞錯,便不能不清楚指出,免得貽害公眾。李怡已經指出,把現代社會及市場經濟的契約關係說成是奴隸與主子的被供養關係,本身已是一個十分佛洛伊德式的溜嘴。而且要搞清楚,養這個字也有很多不同的意思。如果說是供養與奉養,本是讚譽之詞。如果說是圈養,是指有計劃地在可控制的環境中飼養從野外捕捉的標本,例如狼等飛禽走獸。還有一個相關的豢養,通常這個詞是針對被農場主畜養的禽畜。根據《動物農莊》那本小說,被豢養的禽畜可能也會希望把所有其他人都變成禽畜。
" E' `+ f* J- g5 q0 n8 G- Q; s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3 ]' ^7 \0 m2 N2 f- i1 v+ @
因此,這一號被主子豢養着的誤以為李怡「是《蘋果日報》養的,《蘋果日報》是廣告商養的,廣告商是顧客養的」便不難理解了。
9 ~; o+ k% u: S( {5.39.217.76
' P, P# Y3 A& k ]宋朝雖然沒有盛唐那麼強大, 但宋太祖曾經下旨要善待文人、廣開言路,所以宋朝的文學家很多都擅寫策論,有不少文章也十分大膽。有人就認為,大宋時期的言論自由及開放,可能絕不遜色於今天的這個所謂新中國。宋代的蘇轍曾經說過:「君臣之際,非獨以爵祿豢養為恩;進退之間,固將以名節始終為意。」這句話意思十分清楚。但對於只汲汲於要得到領導人賞賜爵祿,長期為當權者豢養着還要沾沾自喜的那些所謂人,當然是無法理解了。
* T$ E+ _* n* U0 b5 a% F&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l$ T. g d( l" X5 }; c% r
突然想到,慈禧太后豢養的奴才當中,除了一段時間能夠得享富貴的李連英及崔玉貴之外,其實慈禧最寵愛的那個安德海早就因寵得禍,死得甚慘。無獨有偶,李連英及崔玉貴最後也是下場悽慘。! I/ I6 B/ Z, @. z; P+ ]9 G5 l
6 S/ i1 Z3 ~: P D5 u# F9 B
鍾劍華
( Q1 z( t* F# V2 W% m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