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 掛號信名存實亡 郵政害人 失件難尋

     
+ l% B) E; o5 H3 e# Z" j5.39.217.76近年政策混帳的香港郵政簽收郵件新措施被轟「利己害人」。本報獲得香港郵政的最新內部文件顯示,為避免過度收集個人資料,由明日起派遞郵差或櫃位職員在派遞須簽收郵件時,只需按郵件上的地址派遞,可由收件地址的「任何人」或持領取郵件通知卡者簽收,便視為成功派遞,一改以往做法,毋須查看身份證明文件,受影響服務包括掛號、特快專遞、包裹及本地郵政速遞等。立法會議員及學者批評新做法令掛號信名存實亡,消失的郵件難以追查,市民亦難以追究。5.39.217.76$ n, f- G4 _4 `0 E% W  {" w) P
特快專遞 包裹及速遞將受影響
; B  ^( s' R- k  C8 [公仔箱論壇本港的掛號服務,除郵費按重量收取外,單掛號及雙掛號均須額外繳付費用,而特快專遞及包裹等其他服務亦要按目的地及重量收費。現時派遞郵件或櫃位職員在派遞此類郵件時,應由收件人或代領人簽收,若未能確定接收郵件的人士有權領取該郵件,應邀請代領人出示其有效身份證文件,並在電子裝置或派遞收條上記錄其姓名、身份證明文件類別及編號。若派遞郵件或櫃位職員能確定接收郵件的人士有權領取該郵件,則可豁免記錄姓名及身份證明文件資料的程序。; Q. k: t  G+ m8 N
郵費一樣貴 議員學者轟不妥
% S5 f1 l, O' x( {3 O$ J. b3 k5.39.217.76不過,本報獲得郵務部運作支援組的文件,指署方為避免過度收集個人資料,以及貫切遵行「按址派遞」的原則,明日起毋須查看收件人的身份證明文件或記錄其姓名/身份證明文件的資料。有關安排取代現時《香港郵政規則》及《郵差守則》內就派遞須簽收郵件列明的相關安排,郵務部系相關科組經理、主管及員工均須執行。
8 |' ]: c6 R# ]% f公仔箱論壇
1 O/ c) }( u% g立法會議員葛珮帆批評新做法不妥,以往市民為確保能收到重要文件會選擇簽收文件方式,確保派遞服務能親手送上文件到收件人手上,但一改做法若遺失郵件都難以追究,質疑此舉是否能夠提升更高質素的郵遞服務。理大專業及持續進修學院講師陳偉強表示,批評香港郵政以保障個人私隱為由是「斬腳趾避沙蟲」,掛號信性質變回普通郵遞信件,坦言:「咁我仲點解要畀咁貴郵費去掛號呢?」他又指,新措施有一定風險,萬一郵差送錯地址,事主要追究都很困難。
! c6 M1 U2 C: u/ c「廿三萬監察」發言人王國興批評新措施離譜,直言:「核實身份證過往百多年都係咁做o架啦!」若是從保障私隱出發,做法正正是不能保障當事人私隱,無法確保收件人能夠收到信件,萬一市民追究失件,擔子往往落在前線員工身上。5.39.217.768 R8 T& R2 h7 i& L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發言人稱,去年二月收到一宗電話查詢,希望了解香港郵政可否要求掛號信收件人或代領人在領取文件時出示身份證核實身份,而公署亦根據《身份證號碼及其他身份代號實務守則》及其他相關指引,就如何符合私隱條例的規定提出一般性資料。
; ]5 B' L7 s, U5.39.217.76郵政:新措施為回應市民所需
& D8 X3 t0 k! ?+ t  f香港郵政發言人回覆指,新措施是為了回應市民對於為何需要提供身份證明文件資料才可收件的質疑,無論在新舊做法,若出現任何派遞爭議,香港郵政可從派遞紀錄中檢視相關資料以助調查。
3 s; I" D4 Q0 J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香港郵政新措施未實施,前線員工早已怨聲載道。有員工紛紛在網上炮轟管理層「冇嗰樣嘢搞嗰樣嘢」,萬一追查不到重要的掛號信件,高層一定會「卸膊」,由前線員工「祭旗」承受後果。香港郵政局員工會主席葉錦富直言,新措施下變相失去「有根有據」的線索,收件人會歸咎郵政員工失職,前線員工亦需花大量人力物力追查失件,變相增加工作壓力。* G3 b6 c1 N& _8 y0 _
自斬重要線索 無從追查5.39.217.76; K3 E1 b% S, {
葉續稱,現行做法倘若有郵件失蹤,均可從代領人的簽名或身份證號碼追查資料,有機會尋回失件。他認為,公司有責任向市民說清楚新措施下難以追查遺失文件的去向,讓公眾備悉。另有前線員工指,據知因有市民反映個人私隱不受保障,導致新措施毋須收件人或代領人出示身份證,但未有考慮到遺失信件的後果可大可小,質疑︰「唔使對身份證,咪有人執到將卡都攞到?」又指:「掛號有支票簿同信用卡o架喎……」4 X5 O7 U5 U4 k) b% N
職員為求自保 聲言抗命5.39.217.767 x0 Q% _. C, i$ G
    不過,有員工聲稱其分局經理曾向高層反映新措施引發的問題,認為收件出示身份證才是「穩陣」做法,惟不獲理會。據了解,前線員工為求自保,不會依照公司的做法,並說:「老虎蟹都睇咗身份證先,就算唔抄低資料。」若身份證與收件者不符,可決定不派發掛號信件,有員工不諱言:「以後點樣保障郵件安全?不如取消掛號服務啦!」   
      
4 I6 n" _; I2 z9 x- w$ s【本報訊】香港郵政簽收郵件新措施或反增洩露私隱風險,有立法會議員指現時不少公共服務均以掛號形式寄予市民,例如駕駛執照及居屋揀樓信等,以確保郵件不會寄失,但有關新措施除令掛號信失去原有的意義外,更會增加市民洩露私隱的風險,批評香港郵政思慮不周,促請盡快撤銷有關新安排。
4 p6 R( F( H" @' C; p&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立法會議員區諾軒指,現時不少公共服務均指定以掛號信的形式寄予市民,例如居屋揀樓信及駕駛執照等,確保郵件不會寄失,又指部分信件可能涉及刑責,例如陪審員傳票,因市民如屬可豁免擔任陪審員的人士,必須盡快向法庭解釋,否則不解釋而缺席陪審員的挑選,便可能構成違法行為,或要面臨罰款及監禁,直言:「如果屋企人收咗唔記得畀番,其實可以好大件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j( P' O+ N, T+ s( H
市民私隱更易外洩- Q* H! |& U& U* M8 I
除令掛號信原意盡失,區又指,因地址出錯而誤派郵件的情況時有發生,如郵件收件人或代領人毋須出示及登記身份證,將有可能落入第三者的手中,市民個人資料便極有機會遭外洩,並說:「如果有人手痕拆咗封信,畀人攞埋個車牌,其實係幾大件事。」他認為郵政推出新措施旨在避免過度收集個人資料,但有關做法卻增加市民洩露個人資料的風險,明顯是思慮不周,促請郵政盡快撤銷有關安排,避免顧此失彼。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