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0 ]$ A2 K& M/ s! D
+ {2 `. Z( s, a4 a M在陳茂波宣讀財政預算案當晚,有老友問政府是不是托起樓市,否則,絕對沒有可能推出這份預算案。我認為不是,如果政府要托市,還未需要撤銷辣招,只要放寬逆周期措施便可以,更加不用勞師動眾在財政預算案托市。
, ?) ~# R( B( R' S. d/ c# i
! R( o B+ u2 e% ~3 O* j不過,老友話,如果不是托市,點解政府會用200億元購買60死場,有消息指那些死場每個大約3,000至4,000呎。屈指一算,那些死場每呎價值十萬大元,政府不但托市,而且還有官商勾結的嫌疑。如果這個數目屬實,政府的確有托市之嫌。
" D2 |7 w8 j+ k. r3 H0 M' b
4 |5 ?. t! G' C( h5.39.217.76我認為是誤傳,那些死場每個大約3,000至4,000平方米,死場價值會大幅下降至一萬元以下,這就比較合理。不過,羅致光否定了我的推算,他說政府準備用200億元買40,000平方米死場,以這個價錢,大約是46,000元/平方呎,如果是大街大巷,人流又多的地方絕對不貴,如果是死場就貴到離譜,難怪有官商勾結以及托市之嫌。2 X- [4 X% s1 q7 }7 c
5.39.217.764 A$ Z7 }7 X) t5 u) ?+ P
老友繼續話政府明知道樓價飆升是因為供應不足,點解這份財政預算案大幅減少土地供應,令到每年供應量下降至15,000個單位,遠低於正常需求,難怪在財政預算案之後,打算賣樓的業主紛紛反價。看來,這是一份官逼民反的預算案。
4 K8 |+ a# s' b* }公仔箱論壇
- w% u1 P6 B0 j% G4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今次我認為老友不了解這份財政預算案,在林鄭的施政報告中已將政府土地的公私營比例由6:4下降至7:3,對私營房屋的土地供應減少,這份預算案只不過是確認公私營比例的變化,將私營房屋供應量減少至每年15,000個單位,但這大約是四年之後的事,在未來三至四年的潛在供應量依然有93,000個單位,足夠應付市民需求,而點解政府要將私營房屋土地供應量下調,最主要原因是私營房屋供應並不單靠政府,地產商的農地才是未來的主要供應來源,如果地產商願意補地價,改變農地的用途,即使將政府私營房屋土地供應量下降至零,亦不會出現供應不足。
% F/ H3 A0 H4 A# o: f$ }: T/ F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6 L: ^3 S( c" { I+ i0 ]* W7 X
不過,政府要照顧那些沒有農地地產商,所以,7:3是一個合適比例。問題是有農地儲備的地產商是否願意補地價,我認為答案是極之願意,政府如果不是有相當把握,絕對不夠膽調低土地供應公私營的比例。不過,我不明白陳茂波點解不解釋清楚,令市民誤會政府是沒有能力提供足夠供應量而紛紛反價,仲話這是一份官逼民反的財政預算案,政府又無端端做了罪人。% R4 F2 h+ y' t) }
. Z0 ]. B% n1 N+ E- L; |; t湯文亮
" e+ l2 @/ i: ~* x! w5 x( K( l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