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電/今年22歲的阿卜都·薩拉木以前在新疆西陲的一個小村子中學習打饢,幾年時間下來,他習得一手熟練的手藝。 % g" D5 Q2 V1 l5 R( G5 p; f7 R
$ x* ^- m' R# e3 | 每天,他都會站在饢坑前,右手拿著擀面杖,左手快速讓面團打圈。雙手默契配合間,面團變成了圓餅,還有了花邊與花紋,經過饢坑貼壁烤制,面香四溢。
) {. Z4 X+ o1 T! X/ g6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z6 O, w0 O$ o3 l9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不過,從去年開始,阿卜都告別了小鄉村的打饢小店和傳授他打饢技藝的師傅,來到烏魯木齊,成為了一家食品公司的打饢工人。他面對的饢坑,從煙火繚繞的傳統木炭坑,變成了新型的電饢坑。他只需調解紅黃綠三個按鈕,便可以輕鬆控制火候。
! B$ Q9 Z8 C$ S2 C1 ?, L* vtvb now,tvbnow,bttvb
7 y" K" m: E V5 A'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以前每天7點起來燒火。為了保證溫度,圍著饢坑打轉,一天下來臉是黑的,衣服是黑的,時間長了屋子也是黑的。”阿卜都說,如今,他穿著白色的工裝、帶著白色的帽子、扣上藍色的口罩,眼睛也不會再因為煙氣熏得生疼。 * T! c1 q+ A6 m- z
1 t0 o2 v! K# Q" V) I% _# i% O: })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據新華社報道,在新疆,流傳著“可以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饢”的諺語。早在北魏時期,《齊民要術》中便有關於“胡餅”(當時對饢的稱呼)的記載。饢的品種多達幾百種,其中直徑約60厘米的“饢中之王”庫車大饢更是被列為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
. \! x% N/ [9 q! w8 [*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6 ^3 O8 q" D) C. x1 d
長期以來,花樣眾多的饢只能以木炭和煤為熱力來源,進行傳統土饢坑烤制,會導致空氣中滿是熏煙,對打饢人有所損害。 tvb now,tvbnow,bttvb! t& R3 k( v& ?) R9 |% q
: M8 r7 k/ U' R Y. e. M/ Q, ~公仔箱論壇 如今,傳統饢產業正在進行一場革新。2011年起,烏魯木齊政府開始推廣環保饢坑,提供專項補助資金,鼓勵使用電、天然氣等清潔能源。2018年,烏魯木齊建成並投產饢文化產業園,集生產、文化展示、體驗參觀為一體,引進19家知名食品加工企業,運用環保饢坑,生產饢、手工水餃、糕點、烤全羊等特色食品。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P0 G d- z8 d% Z& j- q
+ Z x4 X: _+ v8 ]5.39.217.76 在饢文化產業園,從新疆南疆集中連片貧困地區轉移的400餘名富餘勞動力在此就業,阿卜都便是其中一員。在這裡,他不僅能獲得每月3000元的報酬,還可以免費學習國家通用語言。
6 T- |/ c$ k3 v: |" A) }tvb now,tvbnow,bttvb/ f: m! W1 J' l/ g8 U( P
阿卜都的老板傑力力·艾孜孜已經從事饢產業有8年了。去年,他將自己的企業開進了饢文化產業園。目前,他的36名雇員每天可以生產6000到7000個饢。政府將幫助他把這些饢銷售到烏魯木齊市各大超市、蔬菜直銷店,還通過網絡銷往其他省份。
5 P8 O ?# W# ?(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Z: B; I& [: ?, I0 `* o' C
“饢坑變了,饢味沒變,小饢變成了產業。人還是要有希望呀。”傑力力看著自己的打饢流水線感嘆。在他的引導下,他的兒子也已投身新型饢產業。他希望能提升饢的品質,讓饢走出新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