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電/中國政府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頒發“改革友誼獎章”給我國已故建國總理李光耀,並形容他是“推動新加坡深入參與中國改革開放進程的政治家”。這顯示李光耀為新中關係累積的善緣,並沒有隨他的離去而消逝。
6 r8 Z+ U8 G) l公仔箱論壇
1 ~2 ] r/ _/ m0 b) c9 m/ f 聯合早報今天發表社論指出,新加坡與中國改革開放結緣,可追溯至1978年11月12日。當天,有“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之稱的鄧小平訪問新加坡。他在新加坡所見所聞,為他推動中國改革開放提供了一個實際參考。在鄧小平“先讓一些人富起來”的政策下,中國在沿海城市開發經濟特區,而新加坡吸引外資的經驗成為中國的借鑒。在1985年,我國前副總理吳慶瑞博士接受中國國務院正式聘請為中國沿海開發區經濟顧問兼旅遊業顧問。
3 x: }' z% A+ y3 s' n4 Rtvb now,tvbnow,bttvb
+ ~- w: V6 u8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社論指出,1992年鄧小平南巡,推動另一波的改革開放。在南巡時,鄧小平做了最著名的講話:“新加坡的社會秩序算是好的,他們管得嚴,我們應當借鑒他們的經驗,而且比他們管得更好。”這段話在中國掀起了學習新加坡的熱潮,而新加坡也積極配合。同年,新加坡建議在蘇州開創工業園區,以轉移管理的“軟件”。這是新中兩國第一個政府之間的合作項目。隨後,兩國政府孕育了天津生態城以及重慶互聯互通示範項目。
1 ?. i% u- s k7 M公仔箱論壇
* I; D+ T/ A \$ z" ~1 G% Z 在這個過程中,建國總理李光耀對中國改革開放抱持的期待與信心,對兩國關係的推進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他先後訪華33次,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程。從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到習近平,他是少有的能有機會與這五代中國領導人會面的外國領導人。他與中國領導人建立的互信關係,也協助了中國在改革開放初期與外國的對接。 公仔箱論壇' j% U |- B, X
+ D( Q. @. g, m% {3 ~: \+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989年,不少國家對中國改革開放的信心出現動搖。時任中共總書記江澤民向到訪的李光耀承諾,中國的改革開放的決心不變,而李光耀也在公開場合向西方國家傳達這個信息。中國上一代領袖經常形容李光耀是“中國的老朋友”,並視李光耀的坦率直言為善意的諫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