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境研究學過去十年來的定義,微塑膠泛指少於0.5毫米(0.02吋)長闊的膠粒子。雖然奧地利的研究仍在初步階段,暫未確定吃進微塑膠對健康有何影響,但研究中驗出的最細小膠粒子,足可經血管進入淋巴系統甚至直達肝臟,若大量積聚體內,擔心可致細菌感染、在體內釋出有毒化學物、腸胃敏感及影響免疫反應等。, W1 t7 v# E0 K Z, |
. [- u; ]* A% x: p科學界早有多項研究證實微塑膠「無處不在」,最常見的情況是塑膠垃圾處理不當,積存在海洋和河流,經年累月分裂成微塑膠,滲入水喉和瓶裝食水,部份粒子細小程度,是濾水系統無法隔除的,去年9月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就發現,全球83%水喉水都帶有膠粒子,美國污染程度更達93%,其次是黎巴嫩和印度。經常吃貝類海鮮的人更是高危,每年可能吃下11,000粒微塑膠,桌鹽、蜜糖、啤酒等食物亦被驗出有塑膠。5 b- N$ l- t3 ^2 \
tvb now,tvbnow,bttvb8 P; R& X0 N; n+ r2 O( V& }
合成衣料亦含有微塑膠,曾有研究發現用洗衣機洗一次衣服,就有達70萬顆微塑膠被釋出空氣中,旋轉式乾衣機亦會經排氣槽釋出微塑膠,和家居塵埃中混雜一起。
0 |& G0 K* j$ N5 i' E4 a2 b* A7 G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5 R2 n4 s& F2 u! W2 U# C; m
美國《華盛頓郵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