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熱中暑會致命 死亡率可達3成

夏日氣溫持續飆高,中暑案例頻傳,一名八十五歲的阿嬤在家突然昏迷,體溫高達四十二度,合併呼吸困難、血壓下降,送醫急救醫師診斷為熱中暑,家人原以為只是中暑治療休息就好,但雖緊急降溫、使用退燒藥物、插管給予高濃度氧氣,搭配升壓劑及點滴補充水分,但最終仍無法搶救回生命。
  n5 p5 K7 r$ A) f) d/ U  Y& Q
' x/ P! ^2 M- H, M# ^3 T( E8 q衛福部新營醫院急診科張景涵醫師表示,身處高溫環境,當身體熱能產生過多或散熱不足,就可能會造成熱傷害。熱傷害又分為熱中暑、熱衰竭、熱暈厥、熱水腫及熱痙攣。) H5 D" D4 k; S7 y" I

. F! L- x+ y- _, O# }大量流汗後,若僅單純補充水份溶液而忽略鹽分的補充,可能會引起熱衰竭,而熱衰竭會造成水分與鈉離子流失,出現頭痛、噁心、嘔吐、頭暈與倦怠,有時會引起肌肉痙攣,患者核心體溫會上升。* V% d, J6 T' `* X) g
2 B. X7 S0 Y! i0 s8 l: ]
而熱中暑是一種會危及生命的急症,病人往往會有熱壓力的曝露病史,體溫會超過四十度,合併有中樞神經症狀)如意識改變、癲癇、昏迷),併發低血壓、休克、高體溫、意識昏迷、抽搐、橫紋肌溶解症、心衰竭、肺水腫、腎衰竭、電解質異常,死亡率可達三成,需要醫師迅速診斷與治療。
$ a. E+ F4 }' |% z7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2 Q% U  Z9 E) y* t- i
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嬰幼兒、慢性病患、長時間曝曬忽略補充水分或防曬的戶外工作者、運動員、體重過重者及服用利尿劑、抗精神病藥劑等會影響身體散熱能力的服藥者,皆為熱傷害高危險群。
" f9 ^7 ]3 I) G& |! j" ]公仔箱論壇+ ~2 S5 L9 X7 O# Z" g; n5 W2 ?" m7 B1 ]
張景涵醫師建議出現熱傷害時,應盡速離開高溫環境,立即降低體溫、補充水分,當體溫超過四十度、出現意識不清、頭痛或頭暈、噁心嘔吐、倦怠等症狀,甚至無法喝水時,應立即就醫。避免熱傷害的最佳方式就是預防勝於治療,日常保持涼爽及通風的環境,時時補充水分並提高警覺。        
" U) _# U6 j# G5 ?! C: L, X) ~: r
# f( w( h3 X3 X8 \公仔箱論壇台灣新生報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