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長者得吃泥狀食物?破除8大飲食迷思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0 K* Y1 H( x2 l3 A* l9 x

* L0 ?- F6 D/ v4 N# ]3 M) O5.39.217.76公仔箱論壇2 ?5 {* B. a# E+ L3 [) @& q
嗆到的時候可能完全沒有感覺,而這也正是吞嚥困難中最危險的情況,因為照顧者或照護機構可能會因為沒有觀察到咳嗽的情形,而讓吞嚥困難者逕自食用語言治療師不建議的質地。因此,若用是否有咳嗽當標準,並不能完全判斷吞嚥是否安全,也是為什麼吞嚥障礙最好都應該經過專業的吞嚥攝影等儀器客觀檢查。
% t! b  C, v* Q7 L4 M. v5.39.217.76
1 L% e0 H! d; G* Z$ {迷思1:老人家都是咬不動所以吞嚥困難
: d+ F( m7 r# s+ _8 B0 D2 J公仔箱論壇
% P" [  _8 g)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吞嚥的過程可以簡單分為四個階段:「口腔準備期」、「口腔期」、「咽部期」和「食道期」,這四個階段也對應著各種吞嚥困難可能出現的時機。用牙齒咀嚼僅是「口腔準備期」的一部分能力,口部肌肉和舌頭能否協調而有力的動作、是否感覺到食團的狀態,都會影響口腔期「向後吞」的這項動作成功與否。就算在「口腔準備期」和「口腔期」的階段都正常,也可能會因為「咽部期」的障礙,讓食團沒有適當地向食道推進,導致嗆到甚至吸入性肺炎。
+ u0 f+ i6 R) @+ Otvb now,tvbnow,bttvb
( u: \  G$ x6 Q! k  K' O8 E% }迷思2:吞嚥不適就是要煮粥、打泥0 `- l1 l! h+ H! N+ O: v& A- P

: w! E8 C5 ~1 x8 @1 Z$ \嬰兒就算還沒有長牙,也可以靠著上下顎運動,用舌頭頂向上顎來碾碎食物。天然的食物如香蕉、南瓜、水蜜桃不需用調理機打碎,也能以牙齦嚼食,在口中被碾壓成泥,食品如馬鈴薯泥、墨西哥酪梨醬、鷹嘴豆泥等也是本來就會料理成泥狀,碎豆花、廣東粥、義式蔬菜湯等不需要太費力咀嚼,也是很多吞嚥功能良好的人喜愛的食物,準備飲食不需要必把所有食物都打成粥或特製成糊。% i$ f) ]9 R: @. T! ~+ T
. _  f9 e3 m  E9 n$ A' ~
7 V# |6 {3 s9 T6 s, C* i( K
迷思3:改善吞嚥困難就是要改變飲食* H- {9 ~$ m  T" c3 k- `4 [4 K

8 x! N+ H7 k; e0 b8 i舉例來說,當一側的咽部肌肉比另一側更有力,使用特定的姿勢可以預防食團進入弱側;有時患者保護呼吸道的機能減弱了,使用特定的動作和步驟來自主保護呼吸道,也是語言治療師經常建議的吞嚥策略。這些治療手法不必改變飲食,也能減輕吞嚥困難,甚至可以大量減少殘留和食物嗆入的現象;因此,如果在嘗試這些策略前,就自行改變食物質地,是大大犧牲了吞嚥困難者的生活品質。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 ]: d) {! a: ^
公仔箱論壇7 W2 @- d9 q; f5 Y% ^
迷思4:碎狀、泥狀、濃稠的食物和飲品=好吞的食物% n: u: h& W& `: r1 ?" M

( E$ ^( l. [# |  |+ H6 b& P光是把食物變得「免嚼」只能跳過磨碎食物的過程,「增稠」只能讓液體流得慢些,如果舌部功能不佳或咽部吞嚥不完全,濃稠的質地反而更易產生咽部殘留,提高吞嚥後嗆入食物的風險。每個吞嚥困難的患者對不同的質地反應皆不相同,沒有仔細地評估是難以判定何者才能有幫助,未經語言治療師評估便調整質地不但沒幫助,還可能幫倒忙。
; y; Y- i5 O% Z( `5 G$ W2 {  x0 N5.39.217.76
3 k+ x4 E  Q1 h% Y) s2 R1 J迷思5:年長者或失智者就是要吃為吞嚥困難特製的飲食: p- N5 W+ d2 I3 X4 B
公仔箱論壇2 I2 J+ ?& c3 R! T- H
失智症的患者常會「忘了吞」,食物一直含在口中,食物不小心掉進咽部,卻還沒準備好吞,這種感覺就好像一般人吃飯邊說話或突然不注意嗆到一樣,就算保護機制是好的,也會因為動作的不協調而嗆咳。這時候調整食物的外觀和溫度、選擇在精神好的時候進食、依飲食喜好備餐和餵食者的提示和仔細觀察,比調整質地甚至改由管狀進食還更能正常攝取營養。5.39.217.76# T4 C# H. {6 c: A
; @  H/ t$ @/ D( h" Z- z
迷思6:沒咳嗽表示沒嗆到,咳嗽表示食物掉進呼吸道了& u# u+ i4 Q& F1 H0 W
tvb now,tvbnow,bttvb; _) {' Y5 b1 ~' F$ ~3 T
反射機制健全的人常常可以在聲帶這道大門前,透過咳嗽「救回來」,沒有或僅有少量食物真的掉進呼吸道;反過來說,沒咳嗽也不代表沒有嗆到,有些中風後或年長者反射的機制變弱或消失,嗆到的時候可能完全沒有感覺,而這也正是吞嚥困難中最危險的情況。若用是否有咳嗽當標準,並不能完全判斷吞嚥是否安全,也是為什麼吞嚥障礙最好都應該經過專業的吞嚥攝影等儀器客觀檢查。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U1 I9 q. y. K# }6 [5 k  n

: W% H" z6 M( c6 E# d2 F8 i迷思7:食品要調整成泥狀表示飲品也要增稠才安全5.39.217.763 A& a5 V  Z) F: U* A6 V! r& I1 Q

: b: \( O0 E, ~# @" i0 J9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吞嚥困難的人對不同食物質地的反應是不同的,很多泥狀和稠化的食品流動性用肉眼看類似,但黏稠度和是否有融化性都會在咽部有不同的反應。如前述,對稀薄液體掌握不好的原因很多,對稀薄液體會嗆咳但固體食物處理能力佳的個案不在少數,因此稀薄液體絕不應該用來預測對於其他食物質地的吞嚥表現,必須要經過語言治療師進行吞嚥攝影檢查,來確認各個質地的表現。7 y* `3 F& b5 Y% B0 U% a2 z

; F4 g( {/ y! q5 Z8 R;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4 ^; Y) G0 J$ j) h
迷思8:醫生幫家人裝了鼻胃管,接下來的日子都要用鼻胃管吃飯了, Z! T* M* j0 c! _3 g- _

* R1 ]5 [1 H& Y, X" b9 X# `公仔箱論壇鼻胃管、胃造口和空腸造口等各類經管進食方式都是在「提供營養」,不是在「治療吞嚥障礙」,以鼻胃管的不適度和對吞嚥功能的不良影響而言,更是只能作為短期的使用,胃造口也並非是一旦使用就是永久的處置,只是和鼻胃管相比,較適合相對長程的使用。
0 V, n) k2 S+ I) P0 ~* stvb now,tvbnow,bttvb
, U% a; l# C9 F! T& Atvb now,tvbnow,bttvb如果所有的患者都只是短期使用也罷,但因為吞嚥障礙的多變,吞嚥功能的基本能力不同,有許多患者在裝鼻胃管後,接受了吞嚥訓練、嘗試了許久,仍然無法完全地由口進食,這時候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考慮其他不良反應較少的經管進食方式,並持續地搭配最大安全限度下的經口吞嚥訓練。公仔箱論壇9 R! S. w) g/ }# a1 {/ B% b

2 E1 S6 \( X& X. z- i; c沒有人能百分之百預期吞嚥障礙的進程,當初期的醫療處置顯得不再適用後,為了您愛的家人,請協助他與醫療團隊諮詢鼻胃管以外的可能,傾聽醫療人員的建議;請鼓勵他定期地接受語言治療師執行的吞嚥功能評估、吞嚥訓練和進食策略調整,且不管用不用鼻胃管,都需要口腔清潔,也都可以進行吞嚥訓練。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