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 2018年5月15日5.39.217.764 Z9 ^3 O I2 f
+ ]2 e# s: f- c, u- C0 Q* P) S- v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 C$ E" ~; ]( U) j4 E/ `
公仔箱論壇$ x8 J, T: f4 \6 f) N
6 b0 R, c9 b% }+ C
5.39.217.76/ S+ ?. g: R+ f
公仔箱論壇: x" [5 }3 p+ l/ z
■警方表示今年首4個月已接獲48宗求職騙案,78名受害人合共損失782萬。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u3 u) _( x, K
5 x; U% q. O& [" h$ T! W4 P【本報訊】「毋須經驗、學歷不拘、佣金高!」暑假將至,畢業生或年輕人求職時,慎防含這類字眼的招聘廣告有「伏」。警方表示,今年首4個月涉及求職騙案的損失金額高達782萬,多去年全年的6倍,當中逾九成金額涉及貸款求職騙案。有女子見工時被騙徒盜用個人資料借錢損失近80萬元,有人應徵空姐被要求預繳形形色色費用,損失17萬;亦有網民應徵網絡打手,結果「未見官先打八十」,被騙入會費。
0 c% d' x5 P5 O. ],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記者:張培生* W# w! ~* p; l* w' k1 S( `# ?
\+ x! ?) E7 V$ H5 C$ ~. q4 x" t6 [tvb now,tvbnow,bttvb商業罪案調查科署理警司潘雲展表示,今年1月至4月,警方接獲48宗求職騙案,78名受害人合共損失782萬,當中20宗涉及貸款求職騙案,有35名受害人共損失719萬,包括一宗涉及金額340萬元,有10人受騙。警方已拘捕17人涉及7宗案件。去年全年警方接獲33宗求職騙案舉報,43名受害人共損失113萬元。而去年至今年4月為止,25歲以下求職騙案受害人佔54%。, ?" r8 K3 V- {' d# ^( k
. V) q1 L+ G% S V$ c0 v

5 K8 L8 v5 H+ k w: g" H) B8 a$ z, R公仔箱論壇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d% w9 Y2 U. r. w7 T% u5 |/ _1 W
騙徒訛稱公司匯款, `/ B- u8 Y0 T3 A3 q) i
貸款求職騙案及保證金或行政費求職騙案是近期最常用的行騙手法,今年3月一名26歲女子,透過社交媒體招聘廣告應徵匯款從業員,遭騙徒盜用她所提供的身份證副本、銀行卡及住址等個人資料,向銀行借貸79萬並存入她的戶口。
: s+ N7 O, O2 s, B$ n# F公仔箱論壇騙徒訛稱該筆錢為公司匯款,要求她提款將有關款項交予公司以完成匯款工作,就可獲取逾1.3萬元報酬,結果女事主收到銀行「追數信」始知受騙。
" G0 @/ _; U2 i'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P! c! R- r0 u' q0 E
另一名25歲女子在社交媒體見「搵快錢」招聘廣告,騙徒假稱她只要以個人名義向財務公司申請貸款,隔一個月後可收取7萬多元佣金,公司會負責還債。受害人分別向多間財務公司貸款,同時按騙徒指示用信用卡買10多萬黃金作為投資,並將全數貸款及黃金交給騙徒,共損失64萬元。) W# b+ s+ w8 g0 e5 Q
; F+ o, i1 S5 V' P) D1 q9 ~) ^
公仔箱論壇) ?$ L0 I$ m' E
! W, A+ v" G; j' i*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9 f, A) ]6 c5 G/ h# C4 h呃「網絡打手」入會費% Z& S0 a: Q' k( `, q4 ~, W
今年截止4月涉及預繳保證金或行政費的求職騙案,有37人「中招」共損失30萬。去年11月一名24歲女子在網上平台應徵空姐,騙徒要求她提供個人資料,並誘騙她交出7千多元手續費,又多次藉詞要求她繳交各種費用合共17萬,最後受害人聯絡有關航空公司才揭發騙案。' j8 T0 U0 M, D! Q' L8 K4 L
5.39.217.76/ ?4 r( X; b4 G4 G- ?/ s2 g4 s
此外,網絡打手求職騙案是近年手法較新的騙案,騙徒以佣金招攬應徵者在網上寫好評,但要預繳入會費才有機會受聘。
5 J/ d: r# y2 a+ @警方同時呼籲求職者提防招聘推銷員此類涉及層壓式傳銷甚或詐騙成份的工作。勞工處呼籲年輕求職者應持務實態度選擇工作,並應留意勞工法例的主要條文,了解自身的僱傭權益與責任,以保障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