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電/今天是毛澤東“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發表五十五周年紀念日。雷鋒精神是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共產主義的先進意識於一體,隨著時代發展,又不斷充實和豐富時代精神的優秀思想文化。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無疑為新時代弘揚雷鋒精神注入了新的動力。 tvb now,tvbnow,bttvb4 }" L, a {2 E6 i. z% m7 @7 o
% T/ d; s) f" g5.39.217.76 在中國進入新時代以來,世界越來越渴望傾聽中國的聲音,分享中國的成功經驗。筆者以為,在世界依然面臨諸多挑戰的今天,雷鋒精神應該成為中國為人類世界貢獻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5.39.217.764 \% s* ^0 n6 c, q! ?7 o
6 v3 f+ D" h3 B# L+ \5.39.217.76 雷鋒說:“一個人的作用,對於革命事業來說,就如一架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螺絲釘雖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願永遠做一個螺絲釘。”不怕苦、不怕累,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的“螺絲釘精神”,是雷鋒精神在幹事創業上的具體體現。忠於職守、樂於奉獻的“螺絲釘精神”,則是人們需要具備的擔當和奉獻精神,是人類世界通用的道德規範和職業精神,尤其是在當下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裡。
4 M z) o% [ [( L: z3 H4 z* stvb now,tvbnow,bttvb
' ^+ n2 }- M: m: O 人們說起雷鋒,大多想起的是他助人為樂。其實,世界各國都有類似的“好人”和慈善組織。但雷鋒遠不止是個“好人”。兩者的區別在於,普通意義上的“好人”做好事,緣於其悲憫的天性驅使,或後天向上向善的良好教導。其行善的初衷、境界和程度有限,多為隨遇而行、力所能及,這也是所有人類社會共同倡導的良好風尚。
: o4 \5 \( a4 h$ J. A- ], j9 Ktvb now,tvbnow,bttvb
- r; c: _% C; _2 t1 q1 d4 q7 C$ | W 而雷鋒做好事不單是樂善好施的天性使然,而是緣於萬千大眾對共產黨和新中國的滿腔熱愛,緣於在黨的先進思想培養下成長起來的有理想、有覺悟的青年人,對人類崇高理想的深刻理解、熱切向往、堅信堅守,對黨所領導的偉大事業及所肩負使命的高度認同和自覺踐行。他所體現的是一位共產主義戰士對黨和人民的無私大愛、無私奉獻、勇於犧牲的偉大覺悟和品格。雷鋒所代表的是共產黨人的崇高理想和為理想而獻身的價值追求,是人類最先進、最文明的思想和價值觀,是最純潔、最至高無上的人間大愛大美。
- w3 B* Z1 U* ]! i0 [/ s* ptvb now,tvbnow,bttvb6 y- Y& Z$ n: K( o8 B! |* B8 `1 D
雷鋒作為一個自然人,是中國的。不過,當雷鋒成為一種文化符號的時候,成為人類共同倡導的一種價值觀和良好風尚時,就不僅僅是一個人,而是一種精神載體。從這個意義上講,“雷鋒是世界的”。我們要將包括“雷鋒精神”在內的中國道路、理論、制度、文化表述“國際化”,以一套國際社會能聽得懂的案例體系和故事來闡釋好,增強中國故事、“雷鋒故事”的親和力、感染力、影響力。
0 M' q* [! C" P+ p$ r4 H4 |5 b9 @/ g1 k4 T# M. n+ N% s% p8 q: ]8 `. K& @: p
蘇格蘭歷史學家托·卡萊爾有句名言:“全人類對英模的崇拜昨天有,今天有,將來也一定有。”雷鋒精神符合人類文明發展的規律與趨勢,具有歷史的穿透力和震撼力,理應成為新時代人類共有的價值追求和世界通用語言。(作者是國防大學國際防務學院副院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