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星島日報:填海解樓荒 可質量兼顧

11月7日電/星島日報今天社論說,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今日開會,預定討論發展現時以短期租約出租的官地,以及維港以外填海。由於現有這類官地可供發展的潛力有限,而發展棕地、私人發展商持有的農地、郊野公園邊陲生態價值不高的地帶,都各有各的困難,進展步伐緩慢,且不足應付本港的長遠發展住屋、商業和社區設施種種用途,大規模填海造地,應該是最有效益的增加土地供應途徑。
( ?. `1 t6 d3 G* z
" X' W) e5 X  x# O3 X: ?tvb now,tvbnow,bttvb  數字上,本港現有未建成房屋的土地不少,實際上這些土地的可用性大打折扣。發展局在提供予小組的文件提到,現時大部分作短期租約,或臨時用途的官地,部分面積很小、或有斜坡,難以作大面積發展,整體而言作為土地供應選項沒有太大的潛力。 公仔箱論壇: X* i* X7 N4 y/ x- ?0 ?

' U- t( i3 L: R# t6 t/ \+ e! T公仔箱論壇  雖然本港人口增長放緩,但是土地供應增長更慢,形成樓市求過於供,樓價和租金不斷創新高,當中以租金水平最能夠反映居住需求。由於本港失業率低至百分之三點一,反映本港仍然需要增加勞動人口來應付經濟增長需要,鼓勵生育及吸引移民的人口政策方向不變,對居住以至其他需求都會有增無已。 公仔箱論壇/ I  Q  l3 y# r7 p& v6 b# d
. K3 Q! l1 e$ n" ]6 H' o
  見縫插針難顧社區配套 tvb now,tvbnow,bttvb' i/ l5 p9 ~4 U; w1 f% L

9 Q6 A/ n+ I2 |' w* B; t! E! \  社論說,不少人純粹從居住需求來衡量闢地建屋的需要,不過,人口增加和老化,所需要的各類服務,由交通、就業、醫療、康樂文娛、廢物處理、安老院舍,以至逝世後的“陰宅”,所需要興建的硬件配套,都要有足夠土地應付。這還未計及經濟發展的其他需要,例如寫字樓,本港甲級商廈的租金位居全球前列,僅是其中一例。 4 K9 Q1 p" M" X' h5 B* V
5.39.217.76/ z+ X( |% ~+ O. j' R- W& q
  樓價高企滋生的民怨,眾所皆知,就算增加了住屋供應,如果其他配套硬件追不上,同樣會產生各種社會問題,形成其他民怨。政府上世紀發展公屋初期,未有提供相應的配套服務,導致青少年和治安問題叢生,前車可鑑。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