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疏通太陽經脈 改善坐骨神經痛

大部分的人都有下背疼痛的經驗,大多數是因姿勢不良或過度勞累造成肌肉緊繃或肌腱發炎,經過休養及藥物治療,幾乎所有患者都可以獲得改善,然而也有一些患者有持續性的下背疼痛及下肢疼痛,通常都是由腰部、臀部開始,向大腿後側、小腿外側及足背外側,呈「針刺」、「觸電」樣疼痛,甚至造成腿痠麻無力,此即所謂的「坐骨神經痛」。
" C' d% K  k! u2 }$ X' r" J- l9 S1 S) L( ~) [, J

: X) z$ S; B: K7 D* k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中醫部陳婉菁醫師表示,引起坐骨神經痛的原因頗多,最常見的病因之一是腰椎間盤向後突出,造成神經根的直接壓迫,此症狀即稱椎間盤突出症。除此之外,腰椎退化症、腰椎狹窄、腫瘤等原因也會導致坐骨神經受到壓迫而產生症狀。坐骨神經痛,屬中醫"痹症"範疇,多數為外邪侵犯膀胱經和膽經,針灸及用藥以行氣活血、化瘀通絡為治則。
3 L- i0 n1 X# X$ q公仔箱論壇2 {  ^% S% O& H* n" B; ]

, }8 R! E6 v) J0 b! U9 v: Ltvb now,tvbnow,bttvb陳婉菁醫師解釋,中醫治療坐骨神經痛以疏通太陽經脈,驅邪外出,通經活血,行氣止痛,或驅風祛濕、溫通經絡、止痛消腫。每次針刺加電針,留針15~25分鐘。臨床可以針灸搭配藥物增強療效,中醫針對不同之病因用藥如下:
: L! X% M/ r- G2 d* T" a2 R- K- w4 \5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1 @' q- d9 e9 Q5.39.217.767 G% _- c' `: X) V; T
1.散寒除濕法
* u9 i4 e7 Q) [' _- K' t5 n! N臨床表現爲發病前有受寒史,身體下半部酸痛或不靈活,數日後出現沿坐骨神經部位疼痛。在持續鈍痛的基礎上,可有陣陣刀刺樣疼痛,夜間尤甚,舌淡苔白膩,脈弦緊。
. @- R) R+ {# C9 i& m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  ]& p7 ^5 w5 A! K& B) Q

/ B) l6 p- U6 V! Q- q  H2.活血化瘀法
7 |* L+ b8 v, G  Wtvb now,tvbnow,bttvb臨床表現爲下肢沿坐骨神經部位疼痛,屈伸不利,活動受阻,尤以夜間疼痛更甚,痛處拒按,或患肢麻木,舌紫黯,脈細澀。
3 }2 Y) Z! ~) F4 G& `
3 Z9 _* |" M! U( E1 J  G$ R2 s: f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 z5 N  A) W/ C, o0 Y/ t) F
3.溫陽益氣法5.39.217.761 A1 ]& A( Y1 `
臨床表現爲下肢疼痛經久不愈,肢體不溫,怕冷,患肢喜溫喜按,勞累後疼痛加重,常反復發作,舌淡苔白滑,脈沈弱無力。
- H! W- L3 g3 m/ Dtvb now,tvbnow,bttvb' R! j( f& [! F+ N' P, w# |) H
5.39.217.76' K/ N" O" e- n9 ]6 |* X3 n
4.養血柔筋法tvb now,tvbnow,bttvb. T2 Y! _- E$ u' `( F
臨床表現爲下肢沿坐骨神經部位綿綿作痛,時作時止,易抽筋,麻木不仁,伴隨面色蒼白,唇甲無光澤,甚則肌肉痿縮,舌淡紅,脈細弱或細數。
礼记!加油!加油!加油!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