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陳老是抱怨全身性皮膚紅疹乾癢,抓至破皮常有潰瘍滲血傷口,大大小小佈滿全身,這種情況已經長達五年之久,他的女兒也很擔心,希望老爸可以嘗試中醫治療,因為中藥比較和緩也比較沒有副作用。
2 ~# @0 W$ D1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S! H F3 W, u& t% w+ F0 R專家看法
% \- {1 B& q: e6 Y
3 z. v& W# v5 d執業中醫師盧彥芝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搔癢性皮膚病,根據不同時期發病臨床表現,類似於傳統中醫四彎風、奶癬、胎歛瘡等病名,中醫認為,這種皮膚病病因是身體先天保衛能力不足,無法抵擋外來物刺激侵襲,進而引起過敏反應;或是由於脾胃虛弱,運化水溼功能出問題,近而造成脾虛溼盛而發病。
- g( x0 e# ^+ W: i( F# D2 g公仔箱論壇5.39.217.76$ _0 s9 l$ h! N0 S" s- X" G! U' @
盧醫師指出,急性期常由風、溼、熱邪相乘所致,可以泛發全身搔癢,甚至搔抓破皮而引起感染,皮疹紅腫,滲出液不止,此時症狀比較嚴重,治宜袪風、清熱、利溼;慢性期局部皮膚呈現乾燥粗糙、變厚、苔癬化明顯,治宜健脾、潤燥,如果皮疹顏色深暗,治療時則須搭配活血化瘀中藥材。8 c% P5 f# e |7 T( g- Y
5.39.217.761 O+ i0 m5 }; I: Y' U
異位性皮膚炎病程波動易受精神狀態、氣候改變所影響,近年來,因為空氣汙染、社會壓力、飲食沒有節制等因素,發病率有逐年升高趨勢,這種皮膚病診斷標準分為四項,只要至少包括三項就代表可能罹病,建議民眾做好五項居家保健,有助於防範這種皮膚病。% ~+ j/ z% s! q7 @1 X
; ]$ ^* o6 J2 r8 m Z- h診斷標準1 K( g' a9 n% q9 R
0 T4 I5 C9 } Q2 C+ A4 w9 x$ R' V7 H
皮膚搔癢;溼疹或苔癬化皮膚炎病灶符合位置,比如嬰兒臉部和四肢伸側皮膚;慢性或反覆性皮膚炎大於六個月以上;個人或家族有異位性體質病史。
8 D$ L, X0 x4 \; w1 [" M8 g# L8 x2 c. K5 V2 L
居家保健措施
& _0 o% [& O5 r* Y0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d9 C: F. {0 }" M! N$ Z, P3 W
日常飲食與居家環境必須避開過敏原;少吃發物,包括鳳梨、芒果、荔枝、鮭魚、鵝肉、鴨肉、帶殼蝦蟹(見圖);少吃辛辣物、刺激物、油炸食物,對雞蛋過敏者少碰雞蛋或蛋食品;不要使用地毯、毛茸茸玩具,以便避免塵蹣增生、誘發過敏反應;皮膚避免過度清洗,平常加強保溼。
. O$ W9 k/ J* O6 H8 P( [1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L: B4 u# _8 O" i
貼心小叮嚀( a6 z, v6 @8 I! \* @
tvb now,tvbnow,bttvb Q) @4 m; i+ `% j2 l$ u
洗澡水不要太熱,少用肥皂或含有香料的沐浴清潔用品,多用清水清洗身體,沐浴乳用在局部重點部位即可,免得皮膚保護性油脂全部洗掉,進而誘發搔癢等症狀。此外,患者容易受到刺激物或接觸過敏原而導致病情惡化,建議可以選用不含香精、防腐劑、抑菌劑的保溼乳液,以便降低刺激皮膚導致病情惡化的機會。 / A! P! Y4 z. P& z7 @- ^
3 g! `9 T- M7 G
台灣新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