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電/向陽紅09號船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及全體科考隊員23日順利返回青島,這標誌著2017年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中國大洋38航次)順利結束。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 {7 X' r0 |1 k& i) R! q
7 F& ~8 C4 \/ L5.39.217.76 新華社報道,本航次三個航段歷時138天,航行18302海里,蛟龍號累計下潛30次、常規調查75個站位,足跡遍佈西北印度洋、中國南海、西北太平洋,作業地形涵蓋海山、熱液、海溝等典型海底地形區域,共計23家單位156人參航。
3 s0 {4 d* e j* q# D, {$ i8 ytvb now,tvbnow,bttvb
+ g+ w! _3 }- z6 R6 J;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國家海洋局副局長孫書賢介紹,本航次獲得大量珍貴樣品與數據,取得5大科學成果:
4 ~/ k0 ~5 P+ s# {7 H;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4 ]7 K2 Y% Y$ w- A. P8 y) h8 I
——實施大洋調查研究計劃“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成礦潛力與環境評價”項目,大洋38航次第一航段在西北印度洋卡爾斯伯格脊熱液區成功發現了海底“黑煙囪”和多金屬硫化物丘與黑暗生態系統,明確了海底熱液活動的精確位置、特徵與範圍,為後續深入開展調查區岩漿作用及其演化、沉積作用、構造作用、硫化物成礦作用、硫化物資源和微生物基因資源潛力及生物連通性等方面的研究搶得了先機,為相關科學研究的認識水準的提高提供了重要基礎。 6 H4 e3 J" V" Y! u0 W
# K2 [% @, {4 S9 i! K5.39.217.76 ——圍繞中國2017年重點研發計劃“1000米級多金屬結核採礦試驗工程”項目的海上試驗選址及評價工作,本航次第二航段利用蛟龍號技術優勢基本圈定了中國1000米級多金屬結核試採試驗目標靶區,掌握了南海典型區域多金屬結核分佈特徵,開展了海洋地質、海洋化學、物理海洋等多專業海洋環境基線調查,獲得的高精度定位數據、高品質原位研究樣品,為開展1000米級採礦試驗環境影響評價奠定了基礎。
6 I# |2 c9 l9 @& b+ k7 L) o2 K" x+ @ _
——國家實驗室科技創新項目“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中國大洋38航次)南海潛次調查與研究”的下潛作業中,利用蛟龍號先進的技術優勢獲得了南海中部海山鏈珍貝海山一典型斷面的玄武岩樣品,直接觀察到台灣峽谷現代濁流的地貌和沉積證據,極大地推進了南海中部海山岩石學及南海北部海底峽谷濁流的科學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