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近年受到關注的疾病,由於它會增加中風的機會,所以一旦確診應盡早接受治療。不過,約有五成患者沒有任何病徵,更有些患者中風後才發現自己患有房顫。除了傳統的心電圖外,原來「把脈」亦有效知道自己是否「隱形」房顫患者。
5 M0 b8 \$ e9 U& D% i2 _- w8 B公仔箱論壇- P7 e+ m/ B9 t4 \9 C6 F0 U0 H
房顫是常見的心律不正疾病,2010年全球估計有3350萬名房顫患者,每年約有470萬宗新增個案;本港65歲及以上長者中,則約有7%人患有房顫,隨着人口老化,預計患者數字有增無減。tvb now,tvbnow,bttvb% Q- j, v7 J, T
# I+ N" Y, K/ E- k. f8 h8 t為什麼房顫會增加中風機會?每當房顫發生時,不規則的心跳會形成血塊,若血塊隨着血管游走至腦動脈就會造成堵塞,導致中風。研究亦證實,房顫患者中風的機會比一般人高出5倍。公仔箱論壇+ K6 y& h% h2 o. d( W3 a) k7 j
公仔箱論壇5 {! B9 F8 z6 ~9 k" X- u h
曾有一名74歲男士,某天突然暈倒,送入醫院證實中風,同時發現患有房顫。他表示從來沒有任何病徵,因此對自己患有房顫感到非常突然。中風後,他的說話及活動能力都受到影響,現時須服用薄血藥控制病情。然而,由於藥物效果未如理想,該男士再次中風,其後須轉服新型薄血藥。他現時的情況已受到控制,但生活上則因說話不清及行動不便而受到影響。tvb now,tvbnow,bttvb; f' R) E3 T/ V! m
' m( t6 d- v2 i6 C6 V% ]從以上個案可見,長者應及早檢查自己是否患上房顫。除了接受心電圖檢查外,近年醫學界亦證實「把脈」為更快捷及簡單的診斷方法。歐洲心臟協會指引亦建議,65歲以上人士可以做「把脈」檢查,若發現心跳不規律,則可使用心電圖再作檢查,及早發現房顫。
4 F' |' U2 r7 A. [: Q+ U: ?公仔箱論壇* |6 r( p" a6 S
「把脈」時,先把其中一隻手平放,手掌向天,另一隻手的中指及食指放在拇指對下的手腕處,就能檢查手腕上的脈搏;細心留意一分鐘的脈搏跳多少次,以及注意是否穩定或不規則。若發現脈搏跳動不規律,和/或速度太快,例如1分鐘超過100次,便屬於房顫懷疑個案。除了手腕外,另外2個較為常見的測量地方為手臂中的肱動脈及頸部的頸動脈,同樣以食指及中指放於正確的位置,就能感受脈搏的跳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