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觀念認為味精恐帶有毒性,吃太多會引起身體不適,為了解開這大半世紀的謎題,食藥署邀請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葉安義特聘教授,臺灣國際生命科學會張月櫻秘書長,向民眾解釋味精用處,解答在使用味精上的疑惑。
, `9 [8 @1 s/ {! {2 J6 n* n
: q$ a3 K9 l I5.39.217.76只要正常食用 味精並無毒性
Y g' S% A3 L毒又指健康的風險,毒理學家以每日容許攝取量,簡稱ADI,解釋每個物質的健康風險高低,若ADI值愈高,表示每日可以攝取量較高,換言之,健康風險就越低,像是水的毒性很低,除非沒有限制的飲用,就可能造成死亡,否則正常飲用水,並無任何毒性。tvb now,tvbnow,bttvb( X- o/ `! D# e. C# `; L$ j
4 d/ ^4 Y& ~" Z% c% K- N
味精毒性低 民眾可放心使用
) b6 ?) Q$ V: L0 {% ?味精學名稱L-麩酸鈉,由日本的化學家池田菊苗博士從海帶浸泡液中分離出來;聯合國組織FAO/WHO食品添加物聯合專家委員會安全評估,給予L-麩酸族的ADI值是沒有特定值,顯示此物質毒性低,只要適量使用,並不會對健康造成傷害,且就算懷孕,母體中的麩酸也不會影響到胎兒,雖有專家委員會仍呼籲要小心味精在嬰兒食品運用,但像歐盟和美國都有類似結論,因此仍可放心使用味精。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 @# C9 @% T- Z
tvb now,tvbnow,bttvb5 X0 p" s; x4 Q* i5 {: h$ v# X L
對味精過敏 只要少吃就能改善
$ B9 x% w6 n* Y+ z* G0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但仍有部分人食用味精後一小時,出現口渴、脖子、上肢等部位灼熱或發麻感、頭痛等症狀,又稱味精症候群或中國餐館症候群,屬於食品不耐性,專家認為比起過敏反應可能會致命,食品不耐性,只要少吃、不吃、混吃或營養療法,就能有效改善。公仔箱論壇( Q. t$ I) R9 Q8 b
tvb now,tvbnow,bttvb& m( o- m8 D* f* A. v
料理使用味精 切記不要過量& p5 s$ f/ J4 {- n
雖味精已被國際確認無害,製造方法也認定為天然,但在料理上常用的量為0.1至1.0%即可,切記不要過量,因食材本身已含有的L-麩酸,加上若含有味精的L-麩酸類物質和核甘酸類物質混和,恐有加成作用,會使鮮度增加數倍,反會使過敏族群症狀加劇。公仔箱論壇9 |" W/ F0 l3 Q" e* |
7 {& G- w3 F$ E9 s
! [# o' R5 Y0 R1 }! h5.39.217.765.39.217.76( }8 ]0 o# B+ H" I
tvb now,tvbnow,bttvb8 ]7 }) Q& S9 W2 d
) @+ N/ q$ ?" ^ B' n7 ~4 R1 M5 @6 O: G. e7 R& f: J) Y8 E) K, W' g
5.39.217.76) w B9 f+ e) N
健康/記者林怡亭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