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紅冠到金爪 充滿消費哲學

紅冠到金爪 充滿消費哲學) i9 R8 O( U0 t: ]9 N' G7 c

2 r' X( j+ q7 {. p  ]9 F1 H5.39.217.76

- M$ w  i  G5 k& ~% t今年是農曆丁酉年,華人俗稱中的雞年。雞年說雞,對華人來說自然有了比其他年份更多幾分的趣味。
" O' h- y" G$ u" j/ ~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4 F! B" ]+ V  e5 x/ C
從食物屬性來講,家雞的馴化史超過四千年,成為重要食材的歷史不到兩千年。如今雞是中國人餐桌上最常見的肉菜之一,然而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普通的中國人家要嚐嚐雞肉、雞湯的滋味,也還不是件容易的事。稍有點年紀的人都會記得,那時只有在周末一家人改善生活,或者逢年過節的「大日子」,家中食譜才會出現雞的身影,而那時一隻雞腿的肥美、一口雞湯的香甜,至今仍是人們津津樂道的佐餐話題。
tvb now,tvbnow,bttvb1 q/ r' }7 w& O5 k1 w& I1 N$ x; w

: S+ E8 l8 v( K
如今雞隻供應是中國各地菜場、超市裏的「標準配置」,以雞為主要食材的洋速食連鎖店遍布城鎮,賣烤雞、炸雞、熏雞、滷水雞翅或雞爪的店舖隨處可見,吃雞由曾經的小奢侈變成了再普通不過的生活日常,但人們想重拾昔日誘人的美味,卻變成了一種奢望。
公仔箱論壇; s) h8 o8 i6 G% h' F0 J& C, [4 S
3 v1 E' r' X6 f3 y# N
無數中國消費者感慨著記憶中的美味不復再來,痛恨著數也數不清的食品安全事件,可極少有人細細盤算——中國人一年要吃掉多少隻雞?吃掉的這些雞跟人們日常消費的質與量,有著怎樣的關聯性?
$ G/ ]+ b% P8 r' _* W5.39.217.76根據官方的統計數據,中國每年僅白羽肉雞的出欄量已高達五十億隻,在肉類消費品中所佔份額僅次於豬肉。

2 b& t' Z) s% p$ {, ?0 |tvb now,tvbnow,bttvb
2 {' J7 f" c1 n( n
擁有十三點八億民眾的中國,人口總數佔全球人口的兩成多,但其農業資源的天然秉賦卻難以支撐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何況,伴隨著這些年經濟的強勁增長,日漸富足的中國民眾不斷要求市場滿足其持續升級的消費需求,使得食品供需矛盾日益加劇,而許多打破農產品正常生產規律的做法,便因此「應運而生」。以雞隻為例,按中國傳統的養殖模式,一隻以穀物餵養、正常生長的雞,至少需要五到六個月才能出欄售賣;而一隻以飼料餵養的「速成雞」,從初生小雞長到約兩公斤重,平均的生長周期僅需四十天左右。
tvb now,tvbnow,bttvb5 w7 ?  w' Q1 z; M: V% F- f

3 U  U0 P) [+ p4 S
當國內的生產不能滿足消費需求時,從外部進口便成了必然選擇。美國禽類與蛋類出口委員會二一四年的資料顯示,當年前十一個月,美國向中國出口了近二點四億磅雞肉製品,主要部位是中國消費者愛啃的雞爪。同一時期,中國還進口了近五千六百萬磅的美國火雞。

/ G1 O$ ^( q8 G+ t9 m) i: V
- z) n6 \+ A% R7 |1 o! ?8 V" T
農產品與工業產品生產的一個重大區別在於,前者必須遵從自然生長規律。儘管現代科技發達到可以改變某些農作物的基因、可以複製羊等家畜、可以大大縮短植物或動物從發育到成熟的時間間隔,但至少目前看來,依然不能踰越兩重「天花板」:其一是完成一個生命周期所必經的生長過程,無論如何「壓縮」仍需要一定的時間;其二是產量在某個階段達到一定數值後,便難以向上突破。
' `3 [: d3 f4 k2 S+ {
tvb now,tvbnow,bttvb0 v" Z3 X' L9 v7 A- c. o1 e
若以上述認知為前提,去審度餐桌上的那隻雞,一些問題的答案會變得清晰易解。比如,在可承載的生產總量增長有限的情況下,中國民眾現有的「隨時吃雞」的消費模式,是否以犧牲雞隻的品質為代價?這種消費模式能否一直持續?

& `( C4 B+ \; P9 @! d6 a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8 H" ?0 T$ g9 V0 `4 O
這個答案還會讓人們觸類旁通,明白許多與雞的生產與消費類似的情形,以及瘦肉精、孔雀石綠、蘇丹紅、催熟劑等各種匪夷所思的「催產」或「變裝」手法,一個時期以來大行其道背後強大的消費因素,並且促使人們進一步深思:有多少進入消費領域的雞隻,最終是因消費者大手大腳而被浪費掉了?而這種浪費對加速「生產消費擴大生產擴大消費」的惡性循環的作用力又有多大?
5.39.217.768 U8 t3 L, ^( s  v
tvb now,tvbnow,bttvb  T8 [1 V2 M9 U
中國傳統哲學講究敬天惜物,反對向自然界予取予奪,這是農耕文明對天地人關係的深刻認知,是先哲對後人的寶貴饋贈。可歎今天處在後工業時代的中國人,大都忘記了對自然的敬畏,有的甚至以為科技可以徹底改變自然。然而事實又是如何呢?
: F) f& n  n3 {+ H0 ?/ Y4 q
tvb now,tvbnow,bttvb7 P1 C* R4 t4 Y: ~" W2 F1 l
餐桌上的那隻雞不會說人話,卻會向人的味蕾發出無聲的抗議——你今日馬虎地對待牠,牠日後便粗鄙地對待你,所謂因果輪迴,到此也是一種另類的「報應」。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返回列表